小儿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病毒引起
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小儿流行性感冒患儿,发病原因为病毒引起;百分之十至二十患儿的发病原因是由细菌引起的。
小儿不成熟的免疫系统
一岁以内的宝宝,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鼻腔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较干燥,对外界环境适应和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炎症,患小儿流行性感冒;早产儿、有先天性缺陷或疾病的宝宝,心肺功能不全,也容易患病。
饮食不均衡
有些爸爸妈妈疏忽了宝宝饮食方面的营养均衡,使得宝宝在较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欠缺了身体所需的各种重要营养物质,如缺铁、缺钙、缺维生素或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造成宝宝的各项身体机能失去正常功能,抵抗力低下,易受病毒、细菌感染,导致感冒的发生。
1、感染自鼻,咽部蔓延至附近器官,较为常见者为急性眼结膜炎,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为及颈淋巴结炎,其它如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亦不少见。
2、病原通过血循环播散至全身,细菌感染并发败血症时,可导致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脓胸,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以及泌尿道感染等。
3、由于感染有变态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可发生风湿热,肾炎,心肌炎,肝炎,紫癜,类风湿病及其他结缔组织性疾病等。
4至6岁是孩子比较容易得感冒的年龄段,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单独活动随之增多,但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自我照顾能力,因而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不过,孩子7岁以后就会懂事一些,自我保护意识也会随之加强。
提醒广大家长,孩子如果一年感冒2至3次,家长则不必太担心,因为这属于正常范围,倘若超过这个频率,家长就得引起重视,应及早去医院诊断。
小儿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
在小儿流行性感冒高发的季节,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去医院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较容易发生变异,所以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病毒株均不一样。因此,每年防疫部门要根据预测,制成当年可能流行的疫苗。
小儿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加强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应该带领孩子每天坚持锻炼,以此来增强自身的体质,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冬季尽管出汗较少,也要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对长期窝在家里的孩子,要增加室外的体育运动,改善情绪,增强体质,与流感病人接触时,最好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