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殖器炎症
阴道、子宫、输卵管的炎症可引起异常阴道出血,例如老年性阴道炎可以是血性白带;子宫内膜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不规则阴道出血。
1.2、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阴道流血,表现为月经紊乱,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
1.3、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肌腺病,卵巢组织如果被破坏或内分泌异常,可引起异常阴道出血。
1.4、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表现就是异常阴道出血,合并感染时可有恶臭脓血。
1.5、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破坏卵巢组织引起性激素分泌异常或肿瘤分泌异常量的性激素均可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而致异常阴道出血,如颗粒细胞瘤等。
1.6、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是接触性阴道出血,经常表现为性交后出血。
2.1、月经量增多
月经周期正常,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此时应考虑子宫肌瘤等疾病,放置宫内节育器均可有经量增多的情况。
2.2、夫妻生活后出血
夫妻生活后有出血现象,大多是宫颈糜烂引起,也可能是急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早期宫颈癌或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症状。
2.3、非经期阴道出血
月经周期不规则阴道出血,常为功能性出血,但也有可能是生殖系统炎症阴道炎、阴道溃疡、急、慢性盆腔炎等或药物引起。
2.4、持续性阴道流血
阴道出血伴白带,多考虑为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阵发性阴道血水,有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可能。
2.5.停经后不规则出血
育龄妇女则多考虑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
2.6、绝经多年后阴道流血
绝经后妇女则多有恶性肿瘤的可能。如果流血量极少,历时2-3日就会消失,应考虑为绝经后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
一般来说,对于幼女,应排除恶性肿瘤或性早熟。常会查肿瘤标志物、性激素六项、B超(或CT、MRI等影像学检查)、血象等。
对于青春期妇女,多考虑为青春期功血。常常会选择B超、激素六项、HCG、凝血功能及肝功能等检查。测基础体温可判断有无排卵,而且该方法成本低廉,简单易行,亦是可取。正在使用避孕药(尤其是长效避孕药)者,应先排除药物的影响。
对于育龄妇女,首先要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因此常会先做血象、HCG检查,然后可能会做B超、激素六项、凝血功能、肝功能、测基础体温等检查,或行阴道镜、LCT、宫腔镜等检查以排除宫颈癌、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等。
围绝经期妇女,首先应考虑无排卵型功血或子宫内膜病变。对于这年龄段的病人,除了常规进行血象、HCG、B超、女性激素六项等检查外,以前首先会考虑行诊刮术。
对于绝经后妇女,则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因此常规的血象、B超检查及宫腔镜检查、宫腔镜引导下宫腔组织学检查应是首选。
1、少量出血,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状况,数数脉搏快不快,并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面色苍白、出虚汗者,应把头部放低,脚抬高一些,喝点淡盐水,注意保暖,也不宜过热。适当吃些镇静药或同时服止血药。待病情稳定再去医院。
2、怀孕时阴道出血需特别注意,因为可能危及母子生命,因此无论出血量多少,均应尽快就医诊治。
3、出血时,先让病患躺下,安静地休息。若体温下降,可以电热毯保暖全身。若出现脸色发白、冒冷汗、脉搏加快,为休克前兆--此时应抬高足部,安静地休息。
4、严重出血时,应以脱脂棉垫在阴部,并包紧丁字带。少量出血时,则以卫生棉垫护即可。
1、保持充足的睡眠
保证充分的营养与睡眠,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精神调理,保持乐观开朗心态,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焦虑和紧张的不良情绪。
2、生活要规律
有规律的生活,能够大大提升女性体内复合胺的分泌水平,有助预防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
3、饮食调理
多吃谷物和新鲜水果蔬菜等高蛋白与维生素食物,吃清淡一些的东西。保持每天都吃一定量的水果,不饮酒、少喝咖啡;要选择植物油,要少吃或不吃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吃大豆制品,可以吃一些黑米、小枣、红小豆、银耳等补气血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