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细胞数多少算白血病
正常人白细胞总数在(4.0~10.0)×10^9/L。白细胞总数高于10.0×10^9/L通常被认为是异常,是被非常关注的问题。白细胞升高最严重的问题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也就是白血病,其白细胞常会明显升高,其升高幅度可以是正常人的数倍或数十倍以上。
2、如何自我检查是否得了白血病
是否低烧或高热不断
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为38度以下的低热或39度甚至40度以上的高热。若自觉低烧或高热不断,那么就应该到医院接受临床检查以确认是否为早期白血病。
是否长期贫血
贫血是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自觉虚弱无力、盗汗等,不管在活动或是在休息时,都觉得心悸、气短。
是否会无缘由地出血
白血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近40%。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常见于皮肤、口腔、鼻腔,有的也会表现为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是否有骨和关节疼痛
白血病早期,患者也会肢体疼痛或背部疼痛难忍,前者往往会致使患者走路困难。当察觉自己有以上症状时,患者往往会缺乏重视,特别是体力劳动者和老年人,会误认为是人体正常反应。
其他自我检查方法
由于白血病细胞对脑细胞和脑膜的浸润,白血病患者早期会有头痛、恶心甚至呕吐、和偏瘫以及丧失自我意识等症状。
3、体检能查出白血病吗
常规体检是不能查出白血病的。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确诊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穿刺检查。单纯常规体检查不出白血病的。
1、急性:
1.1、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淋白血病L1型、L2型、L3型。
1.2、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颗粒增多型。
M4: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
M7: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当我们发现有这种白血病的症状时,我们要尽快治疗。
2、慢性: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AL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AML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
3、特殊类型:
有慢粒急变,低增生型急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型白血病、组织细胞肉瘤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干细胞白血病等,当我们发现了白血病的症状时,我们要及时的治疗白血病。
1、病毒
多年研究早已证明属于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可以引起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他病毒与白血病的关系也引起关注。
2、遗传素质
白血病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在家族中却可以有多发性恶性肿瘤的情况;少数患儿可能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有多发畸形、先天性远端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症以及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等,这些疾病患儿的白血病发病率比一般小儿明显增高。
此外,同卵孪生儿中一个患急性白血病,另一个患白血病的机率为20%,比双卵孪生的发病率高12倍。以上现象均提示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素质有关。
3、放射因素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及辐射部位有关。一次较大剂量(1-9Gy)或多次小剂量均有致白血病作用。在曾经放射治疗胸腺肥大的小儿中,白血病的发生率比正常小儿高10倍。妊娠妇女照射腹部后,其新生儿的白血病发病率比未经照射者高17.4倍。
4、化学因素
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等均可诱发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化疗后也易发生继发性白血病。近年来有不少报道指室内装修和家具、玩具污染是城市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上升的一大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