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保健学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全面分析鸡精和味精 哪个更营养安全
2011-04-19阅读:10183 学员编辑 收藏

谷氨酸钠的中文名称就是“味精”,它从此成为民众健康公敌,人见人嫌。这种在1908年问世、1950年代之后大为风行的调味圣品,一夕之间被贴上“毒素”的标签,餐饮业与食品工业大受冲击,中餐馆尤其是众矢之的;味精引发的种种症状,干脆称之为“中国餐馆症候群”。

不过时至今日,味精危害健康的迷思一直没有医学定论。1987年与1995年的两次大规模研究,主其事者分别是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都显示只要不是大量摄取,味精对人体健康并无负面影响。纽约大学营养学教授奈索斩钉截铁地说:没有任何临床证据显示味精有害健康。

另一方面,味精也没有真正从美国人的餐桌上绝迹,而是化身为“自溶酵母”、“水解大豆蛋白”、“蛋白质浓缩物”等名目,继续做为各种调味料、罐头汤汁、饼干、酸奶的必备成分,发挥点石成金的功效。

许多国家的餐厅与食品业者,更一直是味精的忠诚支持者。从泰国的金山是拉差辣酱、加勒比海岛国的GoyaSazon、哥斯达黎加的 SalsaLizano、英国的Marmite酵母酱,到日本的丘比沙拉酱,都含有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源自瑞士、营销全球的“美极”(Maggi) 系列调味品,也有多种产品含谷氨酸钠。

味精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产生“鲜味”,作为一种氨基酸,当味精被人们食用时,刺激位于舌部味蕾的氨基酸受体,就能使人感受到可口的鲜味。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盐和味精等调味品的需要,某种程度上只是味觉上的一种习惯,并非真正的身体需要;而且越是血压高的人,味觉越不灵敏,越是要求味道的浓重,所以,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为了从根本上使血压得到控制,就应少吃盐和味精。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