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人一辈子能吃多少食物?近日,微博上开始流行一种说法,称“人一生能吃九吨左右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一生只能吃九吨”引起了众多网民议论,甚至有网友调侃“绝食是不是能长生不老?”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如果按照70岁寿命计算,人一生大概要吃掉50吨食物。营养专家表示,从提醒人们不要暴饮暴食这个观点出发,该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谁吃完九吨食物谁先走”
“昨天听一个讲座,讲到经常吃撑的人不易长寿的时候,她说:人这一生,大约就是吃九吨左右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近几天来,这条微博在网上迅速传开,网友们纷纷对照“九吨”的上限,预测自己还能活多久,许多网友表示:“看来我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也有网友看完后更加坚定了减肥的决心:“以后真要少吃点了,不然活不长。”
一辈子吃九吨太少了
不过,这个说法也引起了一些网友的质疑,网友问道:“一辈子只能吃9吨,那我绝食是不是能长生不老?”还有网友问道:“如果吃满九吨就会死的话,那些一百多岁的老寿星都是吃什么长大的?”网友则对“9吨”这个数字提出了质疑:“一个人一辈子吃的饭,一辆卡车就能装下,是不是少了点?”

记者查询发现,这个说法最早源于网友“青皊大概是只喵”发表于去年12月9日的一篇微博日记。“青皊大概是只喵”告诉记者,这个说法是自己无意中听人说起的,自己也不确定是否真的如此。
按照微博中“9吨”的数字,记者进行了一次计算,假设寿命是70岁,那么平均下来,每天吃掉的食物是350克多一点,包括米饭、肉和蔬菜等。记者询问了数位成年人,均表示一天吃350克根本不够。
月进食量相当于自身体重
那么人一生到底吃多少食物才是合适的?去年12月31日,记者联系上科学松鼠会成员、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生物学博士“Ent-evo”,他告诉记者,人一生能吃的食物数量,按照各人情况不同,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据他介绍,欧洲食品安全局曾给出一个基准数值,即一个标准成年人一天吃掉总重1500克的食物和饮料。另外,国外也有统计数据表明,一个成年人大约一个月能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的食物。他表示:“这两个数据互相佐证,假设人的寿命为70岁,那么吃掉的食物应该在50吨左右。”
网上流传的这个段子,不靠谱之处不仅仅是“9吨”的数字,还有“谁先吃完谁先走”这个说法,“人的寿命与一辈子能吃多少食物是没关系的。”
“少吃延寿”有一定道理
中国传统谚语称“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尽管“九吨论”不尽正确,这个段子客观上也提醒人们不要暴饮暴食。刘莉说,现代都市人的一大问题就是吃得太多太好,导致营养过剩,容易引发各种“富贵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等。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健康与老龄化研究所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少吃40%可以让你延寿20年,少吃对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神经元退变等老年化疾病也相当有效。
怎样了解自己该吃多少?
既然吃太多不好,那怎样了解自己该吃多少呢?“一个人的身高减去105,就是自身的标准体重,再结合人的活动量,可以计算出此人一天所需的热量,从而推算出所需食物量。”刘莉介绍说,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需要30~35千卡,重体力劳动者则需要40~45千卡。以此计算,一名普通的男白领,一天所需热能大约为2400~2800千卡,女性约为2200~2400千卡,“一名普通人一天所需的主要食物大约为,米饭300~350克,肉200~250克,水果蔬菜500克左右,植物油9~13克。”
每顿饭吃七分饱合适
怎么搭配也是有讲究的,俗话说“早吃饱、中吃好、晚吃少”就是老百姓总结出的正确养生之道,"早吃好’,不是说要吃多高级的食品,比如早上一碗稀饭、一个面包加一个鸡蛋,就能满足人体的需求。”

中饭晚饭可按自身情况合理分配,蔬菜水果各半斤。两顿加起来米饭不超过350克,肉不超过250克。鉴于现代人吃得过多、节食减肥等情况。都必须有个限度,“正确的方法是每天吃七分饱,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
中国传统谚语称“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尽管“九吨论”不尽正确,还是建议读者们合理饮食,无论是吃或节食都要有个限度。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活到老。
小编导读:今天是三九的第一天,俗话说:“三九四九,在家死守”,真正寒冷的日子来了。那么在数九天,各地是如何养生的呢?
补膏方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滋补内脏。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还具有滋补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在冬日里受到民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膏方进补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吃菜饭
小寒吃菜饭是老南京的习俗。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人们会用糯米加生姜、矮脚黄、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一起煮成菜饭。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节气,也是阴气最盛的时期。南京菜饭中糯米补中益气,健脾暖胃,能增强机体抵御寒邪的能力;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散寒之功效。再加上南京特产矮脚黄、香肠、板鸭,药食双补,美味可口,冬日里吃完后特别暖和,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明清时流行一种图画。画梅花八十一瓣,或为八十一圈。自冬至次日起,日染一瓣或涂一圈,作记号以志阴晴雨雪,每九日为一九,至第九个九日为八十一日,冬尽春来。是一种有趣的冬天日历。梅可自己画。圈有刻印售卖者。
填充每天的笔画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由于数九期间历时整整八十一天并且经历从从仲冬到孟春的季节变化,每天的天气各不相同,因而九九消寒图色彩斑斓,颇为悦目。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吃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三九三,冻烂砖,四九四,冻死树。”不过没有关系再过十八天,五九六九就沿河看柳了。
小编导读:到了冬日,不少人都会选择泡温泉,温泉中主要的成份包含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依这三种阴离子所占的比例可分为氯化物泉、碳酸氢盐泉、硫酸盐泉。冬季养生泡个温泉是不错的选择,那么,身体有不同毛病的人该选择哪种温泉来泡呢?
风湿病:放射能泉
放射能泉富含含氡气和镭元素,既能泡汤,还能饮用,对于糖尿病、神经痛、风湿病以及痛风患者有疗效,如果MM们觉得关节寒气较重,都可以选择放射能泉。
月经不正常:氡泉
氡气可进入体内通透到神经组织内部,调整神经功能,对人体内分泌腺功能也有良好影响,能使妇女恢复通经、延缓早衰。使用用氡泉时,最好保持水温38℃-40℃,全身浸浴,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即可。
肌肤敏感:重碳酸土类泉
重碳酸土类泉,含钙镁等碳酸氢,具有镇静作用,对过敏型患者、慢性皮肤病、荨麻疹有疗效,肌肤易敏感的女性患者可以选择。
慢性皮肤病:硫磺泉
含有硫磺的温泉,具有软化皮肤角质层的作用,同时还有止痒解毒的功效,是祛痘祛斑,治疗慢性皮肤病的有效方法。
体寒体虚:单纯碳酸泉
单纯碳酸泉,泉水温度较低,能够促进体内血管的扩张,帮助改善血液循环,最适合体内寒气重的女性,加上泉水温度较低,女性能够浸浴的时间更长,体虚的女性也能浸泡。
泡温泉注意事项
1.一定要记得把身上的金属饰品摘下来,不然你会很难过地发现自己心爱的首饰已经被硫化成黑色的了。

2.避免空腹、饭后、酒后泡温泉,泡温泉与吃饭时间至少应间隔一小时。
3.选择适应自身的高、中、低温度的温泉池,一般从低温到高温,每次15—20分钟即可。
4.温泉不宜长时间浸泡,否则会有胸闷、口渴、头晕等现象。在泉水中感觉口干、胸闷时,就得上池边歇歇,或喝点饮料补充水分。
不宜泡温泉的人群
1.凡有心脏病、高血压或身体不适者,不宜泡温泉,除非经医生允许。
2.孕妇及手术过后者不宜泡温泉。

3.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时间泡洗热水澡、蒸桑拿浴和泡温泉,因为水温过高可让患者注射的胰岛素吸收加快,而且长时间身体过热使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很容易出现意外。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洗澡时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水温不要超过40℃,以免出现意外。
4.容易失眠的人,不要长时间浸泡。
5. 皮肤过敏者不宜泡温泉。
6. 经期及经期前后女性不宜泡温泉。
温泉中富含矿物质,对健康和肌肤有不错的改善作用,但是泡温泉也是有学问的,聪明的你,一定要学会对症选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