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保健学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活血化瘀治口渴
2015-06-26阅读:9966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李某,女,54岁,2009年5月19日初诊。患者3年来自觉口中干渴,并黏滞不爽,……

李某,女,54岁,2009年5月19日初诊。患者3年来自觉口中干渴,并黏滞不爽,隔几分钟则需饮温水数口以润之。甚时,连续饮水也未能止渴,遇有外出也必须自带水壶,以解口渴之急需。每日晨起口干异常,四季如此,心情郁闷。为此病四处求医,也经各种检查,未见异常。查其所服方药多为沙参麦冬饮、六味地黄汤、麦门冬汤、参麦散等养阴之剂,治之罔效。

也曾用健脾利湿之剂治疗,始有小效,后服无功。刻诊:患者唇紫而干,两颧微红。舌暗红,边紫暗,脉弦而沉。辨为瘀血内阻,津不上承。治以活血化瘀兼养阴,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当归15克,生地30克,桃仁9克,红花6克,赤芍9克,枳壳5克,川芎5克,桔梗5克,玄参18克,金石斛9克,龟板12克,川牛膝10克,甘草5克。水煎饭后服,日1剂,5剂。

二诊:药后,自感口中爽快,饮水次数较前大减,效不更方,前方加乌梅10克,继服5剂。服药后,口渴已解,沉疴也除,至今未复。

按:中医谓怪病多瘀,久病也多瘀。瘀血证临床表现复杂,唐容川著《血症论》中指出:“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水与血,交会转运,皆在胞中,胞中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不能上布。但去下焦之瘀,则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而渴自止。小柴胡汤加丹皮治之,血府逐瘀汤亦治之。”本案例,病程长,有瘀血证,故授之则效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