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1)慢性肾炎、脾肾阳虚型 全身水肿,下肢为重,面色黄白,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纳少便溏,腰膝酸软,小便清白,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法宜温补脾肾、益气行水,方药以右归丸合济生肾气丸加减:西洋参(另煎兑服)6克,黄芪30克,附子(先煎)8克,熟地黄1 0克,枸杞子1 0克,山药1 0克,泽泻1 5..
阅读:9434时间:2013-12-30
内伤咳嗽①痰热咳嗽【证候】 咳嗽痰多,色黄黏稠,难以咳出,甚则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辨证】 本证以咳痰多,色黄黏稠,难以咳出为特征。热重者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于结;痰重者喉间痰鸣,舌苔腻,脉滑数。【治法..
阅读:9196时间:2013-12-30
治则思维发作期间,应按不同的疾病治疗,同时注意小儿正虚的体质特点。迁延期——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正复邪自退。恢复期——固本为要,或补气固表,或运脾和营,或补肾壮骨。本节所述,以恢复期治疗为主,此时要抓住补益的时机,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达到..
阅读:9462时间:2013-12-30
界于食道和十二指肠之间,是消化道最宽大的部分,它的形状和位置随内容物的多寡和体位变化而改变。胃分4个部分,靠近食道的部分是贲门部,胃上部膨大部分是胃底部,自胃底部往下是胃体部,靠近十二指肠的部分叫幽门部。在胃内壁上覆盖着一层厚约0.3-1.5毫米的胃黏膜,胃黏膜上生长着三种腺体:即贲..
阅读:9462时间:2013-12-30
硝酸甘油是冠心病病人,尤其是心绞痛病人常用的一种急救药,但并不是每一位冠心病患者都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如何使硝酸甘油更好地发挥疗效,更快地缓解心绞痛,本文用七项注意加以概括。1.须知用药途径。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将硝酸甘油片含于舌下。2.须知服药姿势。应采取坐位,最好是靠在沙..
阅读:9210时间:2013-12-30
江育仁医案——风水陈某,男,4岁。【主诉】 浮肿5天。【现病史】 浮肿前曾患皮肤湿疹,经治已愈。见浮肿后外院已用青霉素治疗,浮肿未消而来就诊。【刻诊】 面目周身浮肿,尿少,腹部胀满,舌苔薄白,脉浮滑。【尿常规】 蛋白(卅),红细胞(卅),脓细胞(+),颗粒管型(+)。【诊断】 急..
阅读:9280时间:2013-12-30
重在明辨虚实,分证论治,防止疽毒内陷。1.内治(1)风热蕴结证证候:肿块初起,上有粟粒状脓头,痛痒相兼,并逐渐形成多个脓头:伴有恶寒、发等全身症状;苔薄黄,脉微数。治法:散风清热。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2)火毒炽盛证证候:局部红肿灼热、疼痛,脓头渐腐,形如蜂窝,肿胀范围较大,肿势高..
阅读:9259时间:2013-12-30
本病多为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劳伤精气,肾气亏损,水亏火炽;或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炙博之品,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以上因素均可导致脏腑蕴毒,复感风温、湿热、火热之毒,两相搏结,凝聚肌表,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发本病。 若体质虚弱,则更易发病,故本病多见于年..
阅读:9252时间:2013-12-30
有头疽是一种发于肌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疽,是气血阻滞不通的意思,分有头疽和无头疽。无头疽发于骨与关节,多属阴诳;有头疽发于肌肉之间,多属阳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好发于项背等皮厚肉坚之处,若患者正气不足及脓液排泄不畅时,则易致邪毒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散而造成陷证,此时,病变..
阅读:9287时间:2013-12-30
【诊断】本病可发于身体各处,任何年龄、性别都可发病。根据病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患处突然肿胀,局部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掀红(待殊部位的痈,初起皮色如常),灼热疼痛,随后逐渐扩大,变成高肿坚硬,疼痛加剧。轻者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见恶寒、发热、头痛、泛恶等全身症状。成脓期..
阅读:9259时间:2013-12-30
◎消痈汤【组成】 当归、赤芍、白芍、丹皮各12克,银花、蒲公英各30克,甲珠、皂刺各10克,炒桃仁、甘草各9克。【制法】 上诸药水煎取药汁。【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用途】 适用于阑尾脓肿。【用法】 每天1剂,分3次服。◎阑尾消痈汤【组成】 当归尾12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鱼腥草30..
阅读:9238时间:2013-12-30
辨证论治外感咳嗽①风寒咳嗽【证候】 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辨证】 本证以起病急,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白清稀为特征。小儿风寒咳嗽容易转化为热证,若风寒夹热,症见声音嘶哑,恶寒,鼻塞,咽红,口渴;若..
阅读:9378时间:2013-12-30
病因病机分析引起呕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外邪犯胃 若因调护失宜,六淫之邪乘虚而人,客于胃肠,扰动气机,胃失和降,则上逆作呕。其中以外感风寒、暑湿犯胃所致者最为常见。正如《古今医统,幼幼汇集·呕吐门》说:“卒然而呕吐,定是邪气客胃腑,在长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风寒所犯。&r..
阅读:9378时间:2013-12-30
红丝疔是指发于四肢内侧,皮肤上有红丝迅速向上蔓延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本病因有红丝现象故命名红丝疔。多继发于手足部的阳证疮疡。其特点是:患肢内侧有红丝一条迅速向上走窜,近端淋巴结肿痛,红丝浅表者鲜红,深在者暗红肿痛。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管状淋巴管炎。[病因病机】本病多由于手足..
阅读:9420时间:2013-12-30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临床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淤血型肝炎、重症肝炎。(一)急性肝炎的诊断与确诊的病毒性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史。近期内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尿黄、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痛,肝肿大,有压痛及肝区叩击痛。(二)慢性迁..
阅读:9413时间:2013-12-27
十二指肠溃疡辨证治疗(1)肝气郁滞。证见胃脘胀满,疼痛连及两胁,按之痛减,嗳气泛酸,呃逆呕恶,每因气怒时,疼痛加重,食欲减退,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方药:四逆散加减。柴胡6g,白芍1O g,制香附10 g,枳壳10 g,旋复花6 g(布包),代赭石15 g(先煎),川棟子10 g,左金丸9 g(包)..
阅读:9343时间:2013-12-27
胃、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消化性溃疡病。因其溃疡与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又因其发生部位主要在胃和十二指肠,故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多环节发病的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失常、过度劳累有关。消化性溃疡是常见囱消化道疾..
阅读:9371时间:2013-12-27
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它是一种常见的喉科疾病,咽部疼痛为其主要症状。因本病常常累及气管,故咳嗽也是其主要临床表现。采用中医分型辨治,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风热:症见咽部红、肿、痛,吞咽不利,咳嗽,痰黄稠,伴有发热,恶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后壁淋巴滤泡红肿,肿胀..
阅读:9371时间:2013-12-27
(1)注意分清外感与内伤。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在天气变化受凉后突然发生,实证居多。内伤咳嗽多为久病,起病缓慢,常反复发作,病程长,邪实正虚居多。(2)注意辨别咳嗽声音及发作时间。咳声高扬者属实症,低弱者属虚症。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咳嗽;病势缓而病程长者..
阅读:9399时间:2013-12-27
一般中医通常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分七个证型。(1)风寒袭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
阅读:9343时间:2013-12-27
山药黄精煨肘冻治妊娠呕吐◎山药50克,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1 50克,生姜1 5克。制作方法:将山药、黄精切薄片,党参切成短节,同用纱布袋装上扎口。猪肘用沸水洗净,葱、姜洗净,拍破。择色红、无虫蛀、圆润大枣,与以上物品一同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水,置武火煎沸。撇尽浮沫,改用文..
阅读:9385时间:2013-12-27
山药旋覆花粥调治肺心病◎山药40克,旋覆花10克,莱菔子6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山药洗净,切块;粳米淘净,再将旋覆花、莱菔子用石包后,同入锅中,加水煮成粥。粥成去药袋。每日分2次服食。功效:养肺,降气,化痰,消食。适用于肺心病肺虚痰浊内蕴,症见咳嗽多痰,气喘,恶心,嗳气腹胀等。山..
阅读:9413时间:2013-12-27
解颅的发病原因有虚有实,亦有虚中夹实。1.虚证,指小儿禀赋不足,肾气亏损。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虚不能生髓主骨,以致颅囟逾期不合,颅骨解开,头颅增大。2.亦有大病之后,肾阴耗损,水不涵木,肝火偏亢,心火上炎,蒸灼脑髓,髓热则颅缝开解,囟门宽大。常见出生后囟门已闭,而复开者。3..
阅读:9427时间:2013-12-27
宁嗽止喘茶润肺止咳◎生怀山药50克,甘蔗自然汁30克,酸石榴自然汁1 8克,生鸡子黄4枚。用法:先将怀山药入水中煎煮,澄清后取清汤1大碗,再将甘蔗汁、石榴汁以及鸡子黄一同对入,不停搅拌调匀,分作3次温服,不可过热。功效:功能润肺止咳,养阴敛肺。适用于津液不足,肺燥干咳,缠绵日久,久治不..
阅读:9294时间:2013-12-27
脑血管意外是指供应脑血流的血管发生显著的循环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大多数起病急骤,故有时称之为卒中或中风,其症状多急速进展,常表现有不同度的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局部受损的体征,如偏瘫、失语等。脑血管急症的发病原因1.颅内血管病变,如粥样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均可引起脑血..
阅读:9378时间:2013-12-27
肛门盲肠疾病的治疗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尽量达到彻底根治,防止复发。1.内治适用于肛门直肠疾病的初期,可不行手术治疗者,或伴有严重的内脏损害及年老体弱不能手术者。(1)清热凉血:适用于风热肠燥便血,或血栓外痔初起。方用凉血地黄汤或槐角丸加减。(3)清热解毒:适用于肛周脓肿实证,外痔肿..
阅读:9455时间:2013-12-27
1.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首先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让患者做好各项准备(如排空大、小便),精神放松,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不要在总者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进行,以免患者不合作。进行检查时要根据疾病的不同性质和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并瞩患者全身放松,做深呼吸或排便动作;指套和..
阅读:9336时间:2013-12-27
1.辨症状肛门直肠疾病常见的症状有便血、肿痛、脱垂、流脓、便秘、分泌物等。由于病因不同,表现的症状及轻重程度也有区别。(1)便血:是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的共有症状。如血不与大便相混,点滴而下,或一线如箭,出血较多且无疼痛者多为内蔚;便血少,血附大便表面,或便纸印血,且肛..
阅读:9343时间:2013-12-27
肛门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是通于体外的出口。 肛门、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排便、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正常情况下,当储存于乙状结肠的粪便经肠蠕动下行到直芰肠内时,使直肠下端膨胀产生便意,同时外括约肌:松弛,肛提肌收缩使粪便排出。 直肠起源于内胚层,而肛管起源于外胚层,由于两者起源不..
阅读:9357时间:2013-12-27
◎当归茵陈汤【组成】 当归、白茅根、丹皮、五味子各15克,茵陈30克,黄花、丹参各20克,鸡内金、云苓、川棟、郁金、甘草各10克。【制法】 上诸药水煎取药汁。【功效】 益气化湿,疏肝活血。【用途】 适用于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血瘀内阻型。症见纳差,腹满,干呕,尿黄,胁痛,舌淡或..
阅读:9371时间:2013-12-27
◎益气摄血汤【组成】 炙黄芪30~60克,党参20克,炒当归、乌贼骨、白及各1 5克,云苓12克,焦白术、花蕊石各10克,炙甘草10克。【制法】 上诸药水煎取药汁。【功效】 益气摄血,补血生血,祛瘀生新。【用途】 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用法】 每天1剂,分2次服。口渴尿赤,舌红苔黄,炙黄芪易生黄芪..
阅读:9364时间:2013-12-27
水疝是指睾丸或精索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而形成的囊性肿物。本病是男子的常见病,可发于任何年龄阶段。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二种,前者多见于婴儿,后者多见于成人。其燎点是:阴囊皮色正常,无热无痛,阴囊内出现柔软光滑、囊性感、卵圆形的肿物。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睾丸鞘膜积液或精索鞘膜..
阅读:9378时间:2013-12-27
周围血管疾病是指发生于心、脑血管以外的血管疾病。中医称周围血管为经脉、脉管,故将周围血管疾病称为脉管病。常见的有脱疽、股肿、青蛇毒、臁疮、筋瘤等。【病因病机】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大类。外因包括外感六淫、特殊毒邪(烟毒)、外伤等;内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脏腑..
阅读:9434时间:2013-12-27
肛痈是肛管周围间隙因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的脓肿。本病还有脏毒、盘肛痈、悬痈、穿裆痈、坐马痈、鹤口痈、跨马痈等不同名称。可发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较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其特点是:多与肛隐窝炎有关,肛门周围肿痛、坠胀、流脓,伴有高热等,可转化为肛漏。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肛..
阅读:9756时间:2013-12-27
【概述】妇女阴道内流出黏腻秽臭之杂色分泌物,其色有青、黄、赤、白、黑混杂而下,称为“杂色带”。多见于生殖器晚期肿瘤,如阴道癌、宫颈癌、宫体癌及输卵管癌等。本病愈后极差,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更年期是肿瘤好发时期,本病亦以更年期妇女较多见。【病因病理】1.湿热邪毒 ..
阅读:9406时间:2013-12-27
【概述】凡阴道流出黄色或脓性分泌物,常伴阴痒者,称为“黄带”。相当于西医的阴道炎症。【病因病理】1.外感湿毒 平素不注意外阴、阴道卫生,湿毒之邪入侵,留注下焦而致。2.肝经湿热 素有脾虚温盛,又遇肝郁化热,挟湿热下注而致带黄。【诊断要点】1.根据带下颜色呈黄色或呈脓性,有气..
阅读:9427时间:2013-12-27
【概述】每逢经前或经行出现面部痤疮,经净之后逐渐隐退,称为“经行面部痤疮”。多发生于青春期妇女,育龄期妇女也可有发生。本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常见于雄激素偏高者。如服含有雄激素类制品、药物或高剂量孕激素药物,也会引起面部痤疮,但与月经周期无关,不列入经行面部痤疮。本病..
阅读:9378时间:2013-12-27
【概述】每逢月经前或经行即出现神志异常,或语无伦次,滔滔不绝或抑郁不语,经后恢复正常。本病可见于育龄期妇女,中医治疗有一定难度,有时需配合西药同时治疗。本病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范畴。【病因病理】多因思虑过度,或情志不送或外受七情刺激而月经前或后期,精血下达冲任,导致心脑失养,..
阅读:9273时间:2013-12-27
【概述】带下指阴道壁及宫颈等组织分泌的一种黏稠液体。在发育成熟期或经期前后、妊娠期带下均可增多,带下色白无臭味,这是生理现象。当阴道、宫颈或内生殖器发生病变时,带下量明显增多,并且色、质和气味异常,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根据带下的不同颜色和症状分为白带..
阅读:9455时间:2013-12-27
【概述】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发生周期性吐血或衄血者,称为“经行吐衄”,又称“倒经”,以青春期少女多见,亦可见于育龄期妇女。本病中医治疗预后较好。本病属中医经行诸证范畴,相当于西医的“代偿性月经”。【病因病理】本病主要机理多为血热而冲脉之气上逆,迫血..
阅读:9371时间:2013-12-27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