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1917年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邓老将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运用于生活中,使阴平阳秘,精神恬淡,起居合宜,而达高寿。心强健是整体各个脏腑都能健康正常之基础,如果心不处于正常状态,血脉闭塞不通,便会影响各个脏腑而受损,达不到养生长寿之目的..
阅读:9490时间:2011-05-02
睡眠是平衡人体阴阳的重要手段,更是恢复疲劳、走出亚健康的养生第一良方。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
阅读:9413时间:2011-05-02
日光浴:肌肤和阳光的健康“对话”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日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比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夏季养生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冬季养生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记载。《养生论》中也有“对日坐定”、“晒以朝阳”的说法。..
阅读:9371时间:2011-05-02
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我们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这“..
阅读:9231时间:2011-05-02
(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前面已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 (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
阅读:9413时间:2011-05-03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老年人和长期伏案工作人员易发生此病。本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甚为重要,发病初期治疗交易十分明显。 早期治疗可采取按摩,牵引、针灸、理疗、服中药和练功。这里给读者介绍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练功方法。 准备:两脚分开站立,距离与肩同宽。身体力求放松,双手掌心放置于头..
阅读:9441时间:2011-05-03
颈椎病是非常麻烦的常见慢性病。笔者曾患此病,采用一种简单实用、容易操作的家庭疗法,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首先准备一个20×40厘米的小布口袋。取1袋500克装的食盐,放入洗干净的锅里小火炒热(锅里不可有油),炒时在盐里加适量的红花、花椒等中药,把炒好的热盐装进布口袋。..
阅读:9399时间:2011-05-03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人们很容易受到夏季炎热气温的影响,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那么,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我们应该怎样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呢?在这特别为您准备了最适合夏季的保健养生知识,帮您健康快乐的度过这个夏天。 预防颈椎病有&ldq..
阅读:9399时间:2011-05-03
健康的关键在于养。养生保健是一门大的学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举手之劳的动作对于调身养性、抵抗疾病、增进健康大有裨益。 按按耳门防耳鸣耳门附近有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临床上可针刺、点压这3个穴位治疗耳鸣、耳聋。平时,我们可以将两手掌同时紧压左右耳门,以出现酸胀感为度,持续5..
阅读:9413时间:2011-05-03
藿香正气散成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许多人患了感冒都喜欢服用藿香正气。但是,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感冒都能服藿香正气。它之所以叫“藿香正气”,因为此方以藿香为主药,其功效能正不正之气。所谓“不正之气”,是指脾胃功能紊乱,发生呕吐腹泻。根据其制剂的不同种类有散剂、..
阅读:9455时间:2011-05-03
上火牙痛、口鼻生疮,很多人都知道用三黄片治疗,却没想过这个能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中药到底从哪儿来。其实,三黄片的前身可是个千年名方——泻心汤。首载于《金匮要略》的泻心汤最初主要用于治疗心胃火炽、迫血妄行导致的吐血、衄血。仔细分析一下这个药方会发现,黄芩、黄连、大黄分..
阅读:9546时间:2011-05-03
在临床上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是,虽然膀胱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但单纯依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尤其对慢性膀胱炎,效果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对膀胱炎的病人,不仅要明确感染源的存在,同时还要找出引起感染的原因,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并提高病人的机体抵抗力,才有可能更..
阅读:9441时间:2011-05-03
市面上名目繁多的中医养生项目,红火的冬令进补场面,这些让市民颇感纠结——怎么样的养生才适合自己?专家指出,养生重在日常,重在自己,不能依赖某种行为短期内带来异常的效果。中医养生应注重心、食、行。中医养生要顺应四时气候,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要调养精神..
阅读:9441时间:2011-05-01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发..
阅读:9469时间:2011-05-02
保健刮痧手法更简便,操作更安全,主要针对疾病早期预防、病后康复、功能性病症以及亚健康症候、减肥美容、消除疲劳、提高机能等。保健刮痧主要应用范围如:头痛、颈痛、肩痛、背腰痛、腿痛、感冒、牙痛、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痛经、疲劳、失眠、养颜美容等。 特别提醒应谨慎选择刮痧,因为刮痧..
阅读:9413时间:2011-05-02
如今重视健康养生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人还迷上了中医外治法:刮痧。刮痧的好处颇多,除了能治小病外,还具有健康养生的功效,而且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因此深受养生爱好者的喜爱。 刮痧的三大养生作用: 1、舒筋通络 肌肉紧张和疼痛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
阅读:9469时间:2011-05-02
刮痧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而有许多禁忌症。下列人员和出现下列情况的人不能刮痧。 ●饱食、空腹、过度疲劳时不宜刮。 ●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者。 ●避免在眉心到嘴角的三角部位刮痧,因为一旦刮破皮,感染容易祸延至脑部。 ●避免在血管、神经丰富的区域刮痧,例如颈部腹面,或是缺乏皮下组织,..
阅读:9315时间:2011-05-02
一刮痧疗法 刮痧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是结合中医经络学说的原理,通过刮试皮肤,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扶正祛邪,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为目的一种物理性外治法。它具有疗效显着,治疗安全的特点。 二刮痧的机理 1.刮试刺激皮肤穴位、经络,可激发经络之气,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的功能,平..
阅读:9483时间:2011-05-02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养生”成了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热词”,成千上万的养生方法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暂且不说这些养生方法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即使是一个“好方法”,也并不是人人皆宜。养生,需要“量体裁衣”,不同体质者,养生方法亦差之千里&..
阅读:9448时间:2011-05-02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了养生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遵行养生之术,首先是强调天人相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万物之根本也。”认为自然界存在着..
阅读:9539时间:2011-05-02
气郁质:气郁体质的人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宜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宜学会发泄,勿太敏感,避免过度思虑;气郁体质的人可以听一些欢快的、振奋的音乐,使自己身心舒展。多去旅游,徜徉于自然山水之间,气机自然就舒展。要多交一些性格开朗的朋友,及时向朋友倾诉不良情绪,寻求朋..
阅读:9497时间:2011-05-02
祖国传统医学的五行所谓‘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它所相对应的则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对于人体来说则是‘肝心脾肺肾’,我们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清、调、补,以维持人体、生态、自然的平衡。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
阅读:9511时间:2011-05-02
中医养生学中有这样一句谚语:“汗要出透,水要喝够,便要排清,才能长寿。”简单16个字,却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朴实、科学的养生方法进行了概括。汗要出透。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如果老憋着不出..
阅读:9518时间:2011-05-02
中医养生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为目的,遵循阴阳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通过各种方法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如果您也想增强体质、颐养生命、延年益寿,那就赶快行动,牢记文中的养生要点及相应的经典语录吧。1.男女有别经典语录:男子属阳,性多刚悍,以气为本,又..
阅读:9602时间:2011-05-02
中医养生做要做到“天人相应、道法自然;精神乐观、积德行善;饮食有节、各取所需;生命在于运动”的四大养生之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休闲、养生、健康有着更高、更为迫切的需求。中医养生首先要做到“天人相应、道法自然”。因此,首先要做到生活有规律,不吸烟、..
阅读:9574时间:2011-05-02
通常情况下,男人最初的衰老是在20-22岁身体发育完全成熟时开始的。不过,不必为此感到抑郁和恐慌。专家研究证实,人的寿命完全可能达到110岁,要想延缓衰老,男人必须了解自己在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养生保健方法。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即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病..
阅读:9560时间:2011-05-02
“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是中医食忌理论中,关于食物温度的具体论述。“热无灼灼”,指的是食物不要像沸腾的开水那样灼热伤人;“寒无沧沧”,指的是食物也不要像寒冰那样沧沧凉凉。食品寒温适中,则阴阳协调,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人体的阴阳是..
阅读:9490时间:2011-05-02
中医常说“百病生于气”,气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蓉娟向记者介绍,中医讲的“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贯穿着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气的生成和运行异常都会导致疾病。郭蓉娟说,人的情绪变化以及外..
阅读:9567时间:2011-05-02
现代人的洒脱,表现在吃上就是冷热不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而如此随心所欲带来的则是脾胃不调,特别是“脾湿”问题。一般来说,如果病症中表现为吐,是与胃有关系;表现为泻,是与脾有关系。而脾胃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胃是一个粮仓,而脾是一家物流运输公司,主要的工作就是将粮..
阅读:9504时间:2011-05-02
每种偏颇体质都有一定的发病倾向,痰湿体质的人易患消渴、中风等病证。痰湿体质的人爱脱发。中医称为“发蛀”,因为痰湿内生,血瘀血热,熏蒸发根,头发、头皮油腻瘙痒,而且身体沉重、大便不爽、多汗。所以痰湿的脱发不同于肝肾不足的脱发。古人在临床上观察到,爱吃甜食的人,大鱼大肉..
阅读:9525时间:2011-05-02
艾草别名艾蒿、遏草、灸草﹑香艾、黄草﹑青、蕲艾、蒿枝、艾﹑医草﹑冰台、艾绒、艾叶。科属分类菊科, 艾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
阅读:9595时间:2011-05-02
中医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对人体各器官运行起推动、防御、温养、固摄等作用。常说的“气虚”,更容易在冬天出现,最明显的是容易感冒、畏寒怕冷。此外,呼吸短促、胸闷、消化不良、咳嗽、胃下垂甚至月经不调等一系列问题都跟气虚有关。常用的补气中药材有人参大补元..
阅读:9539时间:2011-05-02
穿山甲为贵重药材之一。原名鲮鲤。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排脓、下乳汁的功效。 来源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的鳞甲。属两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具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成体长50~100cm,尾长10~30cm。体重1.5~3kg。不同个体的体..
阅读:9588时间:2011-05-01
猴枣为珍贵药材之一。始载于《饮片新参》。具有清热镇惊、化痰之效。为治疗小儿惊风、痰多、气急之要药,为著名“猴枣散”的主要原料。 来源猴枣为猴科动物猕猴和其他猴子的胃结石。原动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猕猴: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又叫恒河猴、黄猴)身体尾和四肢较细长。体..
阅读:9686时间:2011-05-01
一天之中,最适宜养生的重点时间应该是三间——晨间、午间和晚间,有人称之为养生的“焦点时刻”。晨间养生(1)早起 我国古代养生家都主张晨间应早起床,甚至有人提出越早越好。但根据现代生活夜间普遍晚睡的特点,为保障充足的睡眠,不宜起得过早,一般以6时左右为宜。(2)缓起 ..
阅读:9749时间:2011-05-01
洗脚对人有很多好处,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经常洗脚,自然磨擦了脚上的穴位,这不仅能保持足部清洁,防止足癣等皮肤疾患,还可舒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活泼末梢神经,调节植物神经和分内泌系统,有益大脑细胞增生,对不少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用热水洗脚的好处更多,冬天用热水洗..
阅读:9651时间:2011-05-01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
阅读:9756时间:2011-05-01
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2.坚持几个“常&rdq..
阅读:9637时间:2011-05-01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穿梭在钢筋水泥间的人们日益感到压力繁重,于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医养生,作为一种养生解压的好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然而,张悟本、道士李一等一个个“养生神人”相继出现,一本本养生书籍让人眼花瞭乱,一档档养生保健的电视节目让人辨不清..
阅读:9875时间:2011-05-01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渊源极深。在中医第一部经典巨着《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很多的养生方法。历代医家在探寻中医养生真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归纳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中医养生方法,以供参考。饮食养生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
阅读:9966时间:201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