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湿:“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弱时,“湿邪”就会侵犯人体,引起疾病。春季雨水增多,风气重,这个季节,风湿及关节炎极易发作。因此,春天应注意控制室内湿度,勤晒被褥,不要在早晚等湿气大的时候到户外运动,运动时如果出汗,要及时擦干。
少酸:传统医学认为,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春天肝气旺,肝旺容易伤及脾脏,脾与胃又关系密切,故脾弱易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春季应少食酸味,以免肝气过旺,需增加甘味以养脾气。春季饮食可以多选择麦类、薏米、豆类及豆制品、水果、海产品、蛋类、梨、香蕉、莲藕、芹菜、菠菜、鸭肉、海带等,尤其是老年人,应少食用那些黏冷肥腻、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脏腑功能。
少冻:孙思邈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告诉我们春季养生要遵循“春捂”的原则。不宜突然减少穿衣,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阳气生发,抵御外邪侵袭;对于那些头发稀疏的老人,不宜过早摘下帽子、围巾,避免风寒头痛、感冒伤风,若在早春疏于保护,颈椎病、肩周炎等就会乘虚而入,尤其是已经有骨质增生的人,还容易出现局部肿胀、症状加重等;早春容易使人大意的还有双脚,即使天气暖和,也尽量穿着棉鞋或垫双厚鞋垫。
少怒:按照传统中医理论,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果由于气候、情志、饮食等因素,造成某些脏腑生理机能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机体动态平衡,出现疾病。春季若情绪过于急躁或起伏过大,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伤到脾脏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心胸开阔,为人大度,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少发脾气,保持身心健康。
少懒:春季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忌懒于活动,应常到户外春游踏青、放风筝、登山、打太极拳等,尽情呼吸新鲜空气,荡涤体内污气,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沐浴和煦的阳光,杀死皮肤上的细菌和病毒,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春季锻炼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宜早,应在太阳初升后外出锻炼,二是不宜空,晨练前宜喝些热饮,如牛奶、咖啡、麦片等,以补充水分,增加体内热量及血容量,加速血液循环,防止脑血管意外;三是不宜激,锻炼时尽量选择舒缓一些的运动,不宜过于激烈和持久,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防止发生意外。
专家提醒,应适当走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参加运动锻炼,不要总是闷在室内,这样,对于健康养生有着莫大的好处。
小编导读:现在正好是春天季节,天气转暖,但是空气湿度比较大,特别是南方地区,就更是严重。空气中混着容易致病的细菌、病毒等,所以这个季节是最容易引发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好,是很有效的预防跟减少疾病发生。
个人习惯
1.无论是春夏秋冬,这个原则是必须要做的。对自己,对家人都好。从卫生杜绝根源。
2.病从口入,所以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饭后洗手,用洗手液正确的洗手。
3.出门外,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筷子,跟公共碗筷。集体吃饭时,可以选择公筷,以免传播病菌或者被感染。
4.每日保证重组睡眠,才有抵抗力抵御病毒。
家居清洁
1.这个时期,被褥里暗藏了大量的细菌。跟我们同床,所以我们需要定期消毒。
2.比如可以暴晒一次,如果没太阳,没合适的天气,可以用空调,设置最高温度,进行加热,烘烤,当然也可以用烤炉发热。
3.有条件的可以用外面的干洗店进行处理。
4.勤换内衣内裤跟外套衣服。保持干净。勤洗澡。外出回家要脱换衣鞋,室内地面要勤擦洗。
饮食习惯
1.合理安排餐饮,可以适当的增加多一些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品,水果。比如猕猴桃,西红柿等新鲜蔬菜。
2.白天跟夜里的温差较大,夜里注意好门窗的控制,风扇不适宜对这人体直接吹,以免着凉。特别是对肚子的保护,显得格外的优先。
3.平时吃的零食水果,最好放点水果清洁剂进行必要的要洗净。注意实用的水果清洁剂可以考虑用BB洗奶瓶的那种,虽然贵点,但是用的安心,吃的放心。
户外运动
1.工作,学习以外,可以抽一些时间来进行运动,增加细胞的活跃性,增加抵抗力。这个很直接。
2.适当的进行体力劳动,舒缓胫骨,还能减少家庭负担,又能让自己强壮更健康。比如可以在花园里种种菜,养养花,都是很好的选择。
3.体育运动不但保护自己,还能社交朋友,心胸开阔,生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