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新生儿鞘膜积液防治对宝宝健康成长极为重要,那么如何做到新生儿鞘膜积液防治呢?下面教大家一些基本新生儿鞘膜积液防治办法。
鞘膜积液(hydroceles)是由于鞘状突闭合不全,在鞘膜腔内潴留液体而形成的,有自愈的可能。
婴幼儿睾丸鞘膜积液是由于腹鞘膜突在出生前后未能闭合而形成的一个鞘膜腔,它导致液体的积聚、扩张而形成梨形的腔囊。部分先天性鞘膜积液患者因鞘膜腔与腹膜腔有相通的管道而形成交通型的鞘膜积液,表现为液体能随体位的改变从鞘膜腔来回流动,临床常出现阴囊时大时小的变化。
长期的慢性鞘膜积液因张力大而对睾丸的血供和温度调节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能引起睾丸萎缩,如果积液严重,影响双侧睾丸,很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育能力。对于小儿鞘膜积液,应该早一点采用保守(非手术)疗法,进行彻底的治疗。
因此,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是避免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一、病因
1.睾丸鞘膜积液 主要在睾丸部位,液体积聚在睾丸固有鞘膜囊内。
2.精索鞘膜积液精索部遗留的内积聚液体。
3.精索睾丸鞘膜积液遗留在精索的腹膜鞘突与睾丸固定鞘膜囊畅通,液体积聚在共同的囊内。
鞘膜积液类型
(1)睾丸鞘膜积液;(2)精索鞘膜积液;(3)精索睾丸鞘膜积液;(4)交通性鞘膜积液4.交通性鞘膜积液腹膜腔与精索睾丸鞘膜囊相通的鞘突管较粗,腹腔液可以较自由地来回流动,称交通性鞘膜积液。
二、临床表现及观察要点
鞘膜积液一般无全身症状,只出现局部肿块,大小不一,增长较慢,不引起疼痛。鞘膜积液的肿块在白天直立时显得充盈膨胀,张力较高,早晨起床时可略显萎瘪。新生儿的鞘膜积液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1岁以内有自行消退的可能。
三、诊断及检查
鞘膜积液之侧阴囊或腹股沟部有肿块,边界清楚,无明显柄蒂进入腹腔。肿块呈囊性,透光试验阳性。部分病例经反复挤压后,其张力可以降低,但无明显体积缩小。
如肿块只限于精索部位,其体积一般较小,呈卵圆形,于肿块之下方可清楚地扪及睾丸。牵拉睾丸,肿块可随之移动,此为精索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的肿块悬坠于阴囊底部,呈椭圆形或圆柱形,扪不清睾丸。如肿块张力不高,也可在肿块的内下方扪及睾丸。
如肿块从阴囊底延续至腹股沟部,无大小变化,又扪不清睾丸者,为精索睾丸鞘膜积液。
肿块有明显大小变化的,可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
四、处理原则
鞘膜积液如体积不大,张力不高,可不急于手术治疗,特别是1岁以内婴儿,尚有自行消退的机会。如果张力较高,可能影响睾丸血液循环而萎缩,则手术治疗不应受年龄限制。小儿一般行鞘突高位结扎术。目前,可行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患儿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五、护理
1.护理问题
(1)焦虑:家长担心手术效果及复发问题。
(2)知识缺乏:①家长缺乏手术前检查及准备方面的知识;②家长缺乏照料手术后患儿日常生活护理方面的知识。
(3)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存在有关。
2.护理目标
(1)家长理解并配合完成手术前准备。
(2)手术前患儿不发生呼吸道感染。
3.护理措施
(1)手术前护理
①监测体温变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②指导家长给患儿穿宽松的棉织内裤,保持阴囊部皮肤清洁,皮肤完整、无破溃。
③完善手术前各项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④术前ld给患儿沐浴,清洁皮肤,范围同会阴部手术皮肤准备范围,彻底清洁阴囊处,更换清洁衣裤;检查全身有无皮疹,特别是手术区域。
⑤术日晨禁食、禁水6h。
(2)手术后护理
①麻醉清醒前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清醒后鼓励平卧或侧卧位。
②保证镇痛泵输入通畅。
③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合理处置。
④注意观察手术后阴囊处有无红、肿现象。
⑤注意适度活动,不鼓励早下地。
4.护理评价
(1)家长能否配合诊疗过程。
(2)手术切口是否愈合良好。
六、健康教育
1.孕母妊娠过程中健康教育 孕母妊娠期应避免接触各类物理、化学、放射线等不良因素,预防患各类感染性疾病,患病后避免使用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
2.患儿治疗过程的家长健康教育
①预防感染:加强探视管理,监测体温变化。
②耐心安慰小儿,尽量平卧,避免过早直立或下地活动。
③开始进食时,注意少量多次喂食,不可一次过饱。
④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污染后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敷料,防止发生切口感染。
做好防护治,让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