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兔唇的治疗,兔唇
2017-03-07阅读:930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兔唇能治好吗
二、兔唇的偏方
三、兔唇的原因

兔唇能治好吗

1、兔唇能治好吗

兔唇能治好。

手术时机。一般认为单侧唇裂在三至六个月左右手术为宜,双侧唇裂则略推迟。患儿适应于手术的基本条件是:一般健康情况良好,无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及周围组织无感染。

唇裂修复的手术方法。唇裂修复手术的基本步骤为定点设计、切开、唇鼻部裂开肌肉的复位和连续性的重建以及皮肤的缝合。定点设计方法很多,不同的医疗中心以及不同的医生可根据唇裂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兔唇能治好吗

2、孕期妇女预防胎儿唇裂的方法

营养平衡:妈妈是胎儿唯一的营养来源在怀孕期,均衡而多元化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怀孕时吃和喝的一切都会对婴儿造成影响,要多吃蔬菜和新鲜的水果,少吃含糖份、盐份和经过加工的食物。

情绪稳定:。当孕妇出现忧虑、焦急、暴躁、恐惧等不良情绪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阻碍胚胎某些组织的融汇作用,造成胎儿唇裂或腭裂。

疾病早治:有糖尿病、贫血、妇科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的孕妇,要尽早治疗。

慎重用药:怀孕期间应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抗组胺药物,均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避免感冒:调查发现,很多唇腭裂儿母体在孕前期都感冒过,这也是导致唇腭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范病毒:孕期妇女应特别注意预防风疹等病毒感染。

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偏食,保证维生素B、C、D及钙、铁、磷的充分摄入,保持心境平和,避免精神紧张,不服用抗肿瘤药物、抗惊厥药、组胺药、治疗孕吐的克敏静和某些安眠药等,不吸烟不酗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微波等。

3、兔唇病人的饮食宜忌

兔唇患儿天生的缺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尤其是在喂养的时候,如果没有正确的喂养方法,小孩很容易会在进食的时候发生意外,导致小孩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由于兔唇患儿天生缺陷,喂养的方式要异于其他幼儿,首先喂养要取正确的体位,医生护士给家长的建议是喂养时患儿可以取坐位或45゜角抱位,不要平躺,以免发生呛咳;喂养的时候最好是面对面喂哺方式,可以观察到孩子的情况。

兔唇的偏方

偏方1: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偏食,保证维生素B、C、D及钙铁磷的充分摄入。保持心境平和,避免精神紧张。不服用抗肿瘤药物、抗惊厥药、组胺药、治疗孕吐的克敏静和某些安眠药。不吸烟不酗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微波等。

兔唇能治好吗

偏方2:准备怀孕的妇女以及在怀孕的头三个月进食叶酸补充剂。专家发现,如果妇女怀孕时进食叶酸,将减少婴儿出现兔唇及颚裂这种先天缺陷。如怀孕妇女有家族成员诞生的婴儿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额外的补充剂可能对妇女有帮助。

兔唇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目前没有民间的偏方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主要通过母亲在分娩之前的注意事项和出生后一旦发生兔唇现象来手术矫正治疗。孕前检查十分重要,兔唇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因此在怀孕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谨慎的孕前检查,如有一方,甚至双方患有此病,或有家族病史,胎儿患病的几率就会很高。偏方中均为母亲在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可以大大减少婴儿兔唇现象的发生。

兔唇的原因

引起发育和融合障碍的确切原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表明,可能分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并与营养、遗传、感染、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唇裂的患者可发现在其直糸亲属或旁糸亲属中也有类似的畸形发生,因而认为唇裂畸形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糸。遗传学研究还认为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兔唇能治好吗

2、环境因素。在妊娠前三个月内,当母体的生理状态受到侵袭或干扰时,就可能影响胚胎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如营养缺乏、感染、药物因素、物理损伤和烟酒等。

通过以上介绍,对唇裂的原因也是有着很好了解,所以在出现后,也是可以进行很好改善,一般补充维生素都是有着很好的效果,维生素的缺乏都是回去影响到身体各方面的,所以在对它选择的时候,都是可以放心进行。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