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禁忌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枸杞,红枣,枸杞红枣能一起吃吗
2017-12-17阅读:10057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枸杞红枣能一起吃吗
二、不能和枸杞一起吃的食物
三、红枣的4种吃法

枸杞红枣能一起吃吗

1、枸杞红枣能一起吃

枸杞红枣都是具有很好滋补效果的中药材,对女性尤其有益,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枸杞、红枣这两种食材泡水喝。

枸杞性平,味甘,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疏肝解郁,可缓解女性躁郁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宁,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虚头痛,眩晕及便秘等症。

2、吃枸杞的好处

免疫调节

枸杞子富含枸杞多糖,枸杞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这6种单糖成分组成,具有生理活性,能够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

美容养颜、滋润肌肤

皮肤衰老主要是由于自由基氧化所造成,而枸杞中所含的枸杞多糖、β-胡萝卜素都是强力的抗氧化剂,再加上枸杞所含的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的协同作用,组成了强大的抗氧化部队;另外,维生素A可维持上皮组织的生长与分化,防止皮肤干燥和毛囊角化,从而起到美容养颜、滋润肌肤的作用。

养肝明目

枸杞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 ,促进肝损伤的修复。王德山进行枸杞抗实验性高血脂肝脂量效关系及毒性 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枸杞子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并促进肝细胞新生。

3、吃红枣的好处

养颜

血虚的人就容易出现脸色苍白和毫无光泽的现象,因此红枣的补血作用很好的就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气血好了,面色自然红润,肌肤自然也有光泽度,养颜效果极佳。枸杞红枣能一起吃吗

健脾益胃

对于脾胃虚弱、腹泻、神疲乏力的人,可以用红枣和党参、白术等煎水饮用,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增加食欲、止泻;若与生姜、半夏同用,可以治疗饮食不慎而引起的胃胀、呕吐等症状。

安神助眠

中医上讲,女性有躁郁不安、心神不宁等症状。可用适量百合、莲子搭配红枣调理。若与小米同煮,可更好地发挥红枣安神的效用。

不能和枸杞一起吃的食物

1、杞不能和绿茶同食

绿茶里面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能收敛吸附,枸杞中有很多的微量元素,鞣酸可以吸附这些微量元素,然后生成不能被人体所吸收的其他物质。所以,枸杞不能和绿茶一起吃。

2、枸杞不能和螃蟹同食

螃蟹是寒性食物,不能和枸杞一起食用,枸杞和螃蟹一起吃,可能会引起腹泻等不良症状,所以枸杞和螃蟹不能同食。枸杞红枣能一起吃吗

3、枸杞不能和牛奶同食

枸杞中有丰富的果酸、果胶,枸杞和牛奶一起泡的时候果胶、果酸会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较硬的凝块。这些凝块会阻碍人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红枣的4种吃法

1、红枣泡水

红枣的一个冲泡细节决定着它功效的高低。果皮坚韧不好消化,如果整顿冲泡,很难将其有效成分完全溶出,因此最好将其掰开再冲泡。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新鲜的红枣不宜冲泡或煎煮。因为红枣内含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用热水泡会严重破坏维生素C。

2、红枣熬汤

食材:红枣6个、银耳1朵、枸杞适量、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银耳用冷水泡一天,然后将泡好的银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与大枣、枸杞一同熬煮,煮大约20分钟--30分钟加入冰糖就可以了。

食疗功效:润肺、补血、补肾、安神、补脑。

3、红枣熬粥

中医上讲,女性有躁郁不安、心神不宁等症状。可用适量百合、莲子搭配红枣调理。若与小米同煮,可更好地发挥红枣安神的效用。枸杞红枣能一起吃吗

4、银耳红枣羹

做法:银耳凉水泡发,剪去黄色蒂头,手捏成小朵。过滤洗净。红枣和枸杞略略冲洗备用。银耳加水(水的量偏多一些)炖至基本软烂后倒入红枣和枸杞,炖几分钟后加糖,关火焖着,凉透即可。

注意:最好用电饭煲的煮粥功能炖2小时,不会溢出,银耳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口感粘稠不顺滑。大朵1朵足够,红枣和枸杞如果很早加入会炖的太烂,不好看也不好吃。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