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造成分娩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哪些?产后大出血听着都让人感到害怕,好不容易经历了分娩的痛苦,又遭受产后大出血,产妇实在是太幸苦了!那么造成分娩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产后大出血的各种因素!
造成分娩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子宫无力
部分女性是因为子宫无力造成了产后出血。子宫的小血管在胎盘剥离后,需要由子宫的肌肉来收缩压迫出血,起到止血效果,但是子宫无力,这种压迫感消失,因此,才会让女性出现了产后大出血的表现。
子宫内胎盘残留
女性生产时,如果子宫内的胎盘没有排干净,依然有残留的话,那么当胎儿分娩出来时,子宫内的压力降低,阻断了与胎盘的血流,就会让胎盘与胎儿出生后剥,但有时候胎盘完全没有剥离,就造成了生产后的出血现象。有胎盘植入式的产后大出血,也有副胎盘造成的产后出大血,女性都要格外注意。
精神紧张
有些准妈妈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可以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子宫收缩流血迅速减少。如果准妈妈精神过度紧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
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缩复。生育子女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导致收缩无力等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产道裂伤
如果女性在生产时,产道出现了裂痕的话,那么也会出现了产后出血现象,包括了子宫下段,子宫颈,以及阴道及外阴的受伤等。当然,也有膀胱,直肠或者是肛门等的出血也会有出血造成。
产程过长、麻醉过深
产程过长,使用镇静、镇痛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
子宫内翻
由于胎盘附着太紧密,再加上子宫收缩不良加上胎盘刚好长在子宫顶部,因此,当脐带拉出胎盘时,也会让子宫顶部腔内凹陷,严重的会让整个子宫翻出阴道,就会造成了大出血的表现。
子宫破裂
女性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有动手术,难产,或者是上一胎为剖腹产的话,都会造成了子宫破裂现象,因此,第二次生产时,则会有大出血的表现。
子宫复原不良
女性在生产过后,如果有子宫收缩不理想状态,或者是一些胎盘或者是胎膜碎片残留的话,子宫发炎所致,都会不断地有恶露流出来,因此,也伴有着生产后大出血的表现。
什么是“产后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经阴道生产的产妇出血超过500毫升,或经剖腹生产的产妇出血超过1000毫升。一般经阴道生产后的出血量普遍被低估,因为在胎盘刚娩出到子宫完全收缩瞬间,往往就可能失血数百毫升,而部份产妇在出血后并没有任何不适,所以虽然依据其定义是超过500毫升属于产后大出血,但实际上这些产妇并不是每位都被认定是产后异常。
为什么会发生臀位?
臀位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发生率为3%~4%。怀孕30周以前臀位比较多见,怀孕30周以后胎儿多能自然转成头位,以利分娩。发生臀位的原因可能有: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过大,由于羊水过多或产妇腹壁松弛导致胎儿在宫腔内可自由活动,从而形成臀位; 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受限:子宫畸形、胎儿畸形、双胎妊娠及羊水过多等,导致宫腔内空间过小,胎儿活动受限,容易发生臀位;胎头衔接受阻:出现骨盆狭窄、前置胎盘、子宫肌瘤、巨大儿时,胎儿也易转成臀位。
臀位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胎儿两下肢所取的姿势,臀位可分3类:单臀先露或腿直先露:最为常见,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伸直,以臀部为先露部;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较为常见,胎儿双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犹如盘膝而坐,以臀部和双足为先露部;不完全臀先露:较为少见,胎儿以一足或双足、一膝或双膝,或一足一膝为先露部位。
以上就是造成分娩后大出血的原因,各位准妈妈看到这个可不要害怕分娩了哦!其实产后大出血的概率还是很低的,也只有个别的会有这种情况,不要太担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