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心理减压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研究生就业心理压力
2015-06-24阅读:977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一些研究生面对着工作的选择,有时会在潜意识里出现心理压力,一方面源于自己的学历,也源于社会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就业心理压力这是正常的,我们要学会排解压力,下面小编带你走进研究生就业心理压力。

【研究生就业心理压力】研究生就业会有心理压力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最难毕业季”,因为学历高、自我期望值大,所以不少研究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往往“压力山大”,导致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

不少学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客观分析和评价自己,一遇挫折就信心尽失,变成“鸵鸟”消极逃避。有的研究生过度担心,担心选择单位失误造成千古恨。这种焦虑使他们紧张烦躁,甚至可能产生就业恐惧。有的研究生自视过高,认为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哪个单位录用自己是其荣幸,择业时好高骛远。不少学生喜欢选择大家看好的热门职业,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而没有从自己的专业和能力的发展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丧失了不少择业良机。

与就业难相随的,还有日益升温的考研热所造成的“学历泡沫”。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理由是“读研可以逃避就业压力”。这种鸵鸟心态让研究生文凭含金量缩水,“学历缩水”致使研究生也面临就业难的困扰。

此外,很多研究生出现了心理波动后,不愿意去心理咨询,使得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纾解。

专家指出,研究生出现种种不良的择业心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两年,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日趋理性,出现了“不重学历重能力,不重文凭重水平”的趋势。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加大,研究生培养质量降低,直接影响其就业竞争力。此外,一些研究生也忽视专业学习和自身素质提高,导致其能力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即使是一个专业的研究生,他们也会在具体的研究方向、本科经历和导师选择上有很大不同,所以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普及难度要比本科生大不少。他建议说,下一步,应该在研究生的心理干预工作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有效联动。

心理辅导老师建议,由于研究生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高校在对研究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过程中,应积极组织他们广泛参加社会实践,让研究生们在接触、了解、认识社会的同时,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

而且高校应指导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为未来职业发展作策划和准备,并客观认识所面临的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求职心态。

希望通过小编的建议,各位研究生都可以顺利调整好心态。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