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什么是强迫症
2014-07-09阅读:9665 学员编辑 收藏
养生导读: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得了此病的患者常会出现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它的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了解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对于预防和治疗非常有帮助,有利于强迫症患者早日摆脱这些疾病困扰。

强迫症产生的原因

对于强迫症产生的原因非常的复杂,医学上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是众多强迫症研究者还有临床专家总结出:心理压力、焦虑,个人性格特征,精神创伤等因素都是会有可能造成强迫症的产生。

专家指出压力和焦虑是导致强迫症的两个重大诱因,有强迫症的人总是感到有压力,老是担心某些事做好了没有,复发检查某一样东西是否安全,担心意外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能不能找到如意伴侣等。

除了两个重大诱因外,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也是引起强迫症的重要原因。认真观察有强迫症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大部分都存在过于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他们注重细节,做事认真、刻板,对自己要求过高,对别人的要求也高,喜欢讲究秩序,做如何事情都要力求准确完善,一旦事情没能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他们的强迫症状就表现出来。

强迫症的表现与预防五招
另外,个人精神创伤也是引起强迫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患者过以往的个人经验,尤其对患者影响重大的事件,都可诱发强迫症。比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身边的人发生意外,家庭不和、夫妻生活不协调,突然惊吓、遭受迫害等,都容易引发强迫症。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用在强迫症的人身上再适合不过。面对任何事情,从容待之,学习一些自我调节、自我减压的方法,是可以很好的预防这类精神疾病的发生。
强迫症的表现

1、患者会出现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2、患者会出现强迫检查

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3、患者会出现强迫性穷思竭虑

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4、患者会出现强迫仪式动作

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5、患者会出现强迫对立思维

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强迫症的表现与预防五招
让你远离强迫症的五招

强迫症攻略一:面对它,放下它

一般而言,面对强迫行为我们感觉很麻烦,希望能解除其思想上认为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内心又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所以我经常说:强迫其实是做我们认为没有意义,但是不做内心不舒服,做了内心更纠结的事情。拿强迫洗涤来说。强迫让我们好像分裂成两个人,一个能根据实际情况,照成年人的逻辑来分析,判断其变态的表现,认为反复洗手,洗衣服,费时费力,希望摆脱。另一则认为,有传染上严重疾病的可能,有必要多洗几次,这种态度和我们的实际年龄及所受的教育很不相称。前者代表理性的成年人,后者不讲理性,一味盲目恐惧,具有幼稚的儿童心理特点。这两个人各执己见,谁也统率不了谁,构成了“明知故犯,折磨自己”的病相。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强迫行为,认清表面症状后面的心里矛盾。

我们看到的强迫现象其实是头脑中先有的思维(我们称为精神强迫),然后有行为(我们叫做伴随仪式)组合而成的。仪式是精神强迫后必须做的,暂时减轻由精神强迫所引起的焦虑和负罪感的行为或者心理行为。

假设我们想:“我碰的东西被污染了”(精神强迫),那么我们会去做“洗手”这一行为(仪式)。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总是很明显的;例如,如果一个患有强制强迫精神的人,他遇到一个和他孩子同龄的孩子,他会觉得必须连续三次,毫不间断地把1-10这10个数字倒数三遍(仪式),因为他想:“如果我不这么做,他一定会有厄运”(精神强迫)。

当我们看清楚了自己的强迫行为,我们就可以用成人的态度来统率自己整个行为,放弃儿童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这不是我,这是强迫在作祟”,此时让自己直面自己的强迫行为,去欣赏它,了解它。强迫症就像个哭闹不休的孩子,我们越是打骂、斥责,他心理越是变本加厉,如果我们温柔地对待他,愿意理解、倾听他,情况就会有不同。所以,不要着急一下改掉自己的强迫症状,要先学着跟病症和平共处。
强迫攻略二:转移注意力,巧换挡

转移注意力是要将注意力从强迫症状移开,即使是几分钟也行。首先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行为。任何有趣的,建设性的行为都可以。最好是从事自己的嗜好活动,例如:散步,运动,听音乐,读书,上网,打篮球等。

转移注意力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要将强迫瓦解,然后做该做的事,要花极大的力气与承受莫大的痛苦。但是唯有学习抗拒强迫症,才能改变脑部变化,假以时日必会减低痛苦。这个时候我推荐十五分钟法则:就是延缓反应的时间至少15分钟以上。刚开始可以从延缓5分钟做起,原则是:千万不要没有延迟就立刻反应。注意这不是被动地等待15分钟,而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去做其他有趣的,有建设性的活动。目标是延迟15分钟以上,只要不断的练习,将会大大的降低强迫的强度。一般而言,越多的练习,就会越顺手。不久之后就可以延迟20分钟或30分钟以上了。

强迫患者常常会有要求完美,满分的心态,所以也常不满足一点点的成就,总是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以致行动治疗无法成功。其实只要做就会有收获,转移注意力做其他事情是很重要的。不要期待这些想法或感觉可以马上走开。不要做强迫症要你做的事,你要坚持做自己选择的活动,比如你的强迫表现是检查,而你这个时候选择和同事聊天,强迫性冲动会因为你的延迟而减弱甚至消失。即使冲动很难改变,你还是会发现可以稍微控制你反应的动作。为了我们可以坚持这样做,我们需要将成功的转移注意力的行为记录下来,因为你可以回溯去看何种行为对你转移注意力最有帮助。当列出的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可以帮助你建立信心。记录可以帮助你在强迫症状严重时轻松“换挡”,并且训练自己记得过去曾做些什么。当成功的经验越多时,自己就越受到鼓励。

强迫症的表现与预防五招
强迫攻略三:正确呼吸,放松身心

呼吸是需要学习的,放松是需要锻炼的。当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尽量不去想发生了什么,让自己的大脑在短时间内得到休息。焦虑,压力,沮丧和强烈的情感会让我们心烦气躁,一时我们很难冷静,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迅速让自己放松的方法,此时我首推深呼吸放松法。当一个人焦虑的时候,呼吸会变得急促、浅、换气过度,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过多排出,导致头晕,而放松的呼吸则是舒缓有节奏的,而且感到自然,不费力。

首先坐在一个没有扶手的椅子上,两脚平放,并使大腿与地板平行。将背部伸直,手放在大腿前部。你也可以躺着,只要你认为这个姿势可以让你舒服就可以。然后,用鼻子进行自然的深呼吸,腹部扩张,想象着空气充满了腹部。在连续的呼吸中,完全扩张胸部和肺部,感觉胸部正缓慢上升。想象空气正在腹部和胸部间向各个方向扩张。之后通过鼻子缓慢地呼气。呼出时间比吸入时间长。呼吸至少一分钟,保持节奏舒缓,不要强求自己。注意呼吸的深度和完全程度,可以在呼吸的时候想象自己的肚子像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这样想象几分钟,直到你的呼吸变得缓慢和平稳,腹隔膜的一上一下也变得轻松,平和。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强迫现象会减少,这种放松还可以释放你的潜能。有一个工程师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练习深呼吸放松法,不但矫正了严重的洁癖,他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才干也获得了惊人的发展,他温顺待人的态度和冷静的处事方法,也得到周围人的赞赏。
强迫攻略四:用自我暗示提醒自己

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较强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效应。他们很容易无条件的,非理性的接受一些观念和说法,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对于这样的人群,面对强迫现象的时候,可以采取自我暗示的方法来缓解强迫。比如怀疑车门没锁好,在第一次锁好车门后,站在车子旁,心里反复告诫自己:“我已经锁好车门了,现在转身离开,没事!”如此这样反复念叨几遍,并坚持这样做下去。当我们出声的告诉自己,自己做了某些行为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再次确认,大脑就会相信我们说的是事实,进而有下一步的指令。告诉自己“锁好车门了”,大脑下一步的指令自然是“离开”.同时这种有声音的提醒,会在我们走出一段时间之后强迫来袭时:“我锁好车门了吗?”大脑就会调动出之前的声音:“我已经锁好车门了”.自我会有肯定的回答,便不会再次回去检查了!

强迫症的表现与预防五招
强迫攻略五:用橡皮圈“惩罚”自己

强迫现象就像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精神强迫出现(主要条件),然后仪式(反射行为出现),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圈,以作为非条件性的厌恶刺激,用以抑制自己已经发生的各种强迫现象,如果强迫思维,检查等。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操作必须正确,否则常影响效果甚至无效。

操作时要求:

1、拉弹时必须稍用力,已引起腕部疼痛感

2、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计算拉弹次数,直到强迫现象消失为止

3、拉弹如果在300次以上,强迫现象仍不消失,必须考虑拉弹方面是否有问题,如果方法正确无误,可能此法对自己无效

4,每日需要给自己写“成功日志”记录改变情况。成功次数越多,越有信心面对自己的强迫行为,也可以增强这个方法的效果。

强迫症隶属心理疾病,当心灵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很容易出现这些问题,如果患了此病,一定要注意及时治疗,最好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平时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避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