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注诊断
2013-12-24阅读:9231 学员编辑 收藏
本病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部,血流缓慢的低位部位,如腰部、大腿后部、髂窝部、臀部等;发病前常有疖、疔、痈、外伤及其它创伤感染史。
初期:开始时在四肢近端或躯干部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漫肿、皮色不变或微红,约1-2天后,肿胀灼热,疼痛明显,可触及肿块,伴有寒战高热、周身关节疼痛、头痛、头胀、食欲不振。暑湿流注伴有胸闷、渴不欲饮、苔白腻、脉滑数等;余毒流注伴有口渴喜饮、舌苔黄腻、脉象洪数等;瘀血流注多发于小腿及大腿等处,苔薄腻或舌部伴有瘀点、瘀斑,脉象濡涩。
成脓期:肿块增大,疼痛加剧,痛如鸡啄,约2周肿块中央微红而软,按之有波动感,发热持续不退,或兼有时时汗出,口渴欲饮。
溃后期:溃后流出黄稠脓液,肿痛渐消,身热渐退,食欲增加,元气自复,约经2周左右,可以脓尽疮口愈合。若溃后肿消而发热不退,身体消瘦,面色无华,脉象虚数,乃属正虚邪恋,多为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续发现象。若兼见神昏谵语,胸胁疼痛,咳嗽痰血等症,是为毒传脏腑引起的内脏器官转移性脓肿。
髂窝流注发于髂窝部肌肉深处,多见于儿童,初起患侧大腿突然拘挛不适,步履呈跛行,2-3天后大腿即向上收缩,不能伸直,妨碍行走,但膝关节仍能屈伸,倘若用手将患肢拉直时,则可引起剧烈疼痛,此时可使腹部向前突起,脊柱似弓形,故又有缩脚流注之称。约10天左右,在髂窝部可触到一长圓形肿块,成脓约1个月,但皮色如常,溃后一般20天左右疮口愈合,愈后患侧大腿仍然屈曲,不能做伸直运动,约1-2个月才能恢复。
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粒细胞均明显升高。本病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部,血流缓慢的低位部位,如腰部、大腿后部、髂窝部、臀部等;发病前常有疖、疔、痈、外伤及其它创伤感染史。
初期:开始时在四肢近端或躯干部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漫肿、皮色不变或微红,约1-2天后,肿胀灼热,疼痛明显,可触及肿块,伴有寒战高热、周身关节疼痛、头痛、头胀、食欲不振。暑湿流注伴有胸闷、渴不欲饮、苔白腻、脉滑数等;余毒流注伴有口渴喜饮、舌苔黄腻、脉象洪数等;瘀血流注多发于小腿及大腿等处,苔薄腻或舌部伴有瘀点、瘀斑,脉象濡涩。
成脓期:肿块增大,疼痛加剧,痛如鸡啄,约2周肿块中央微红而软,按之有波动感,发热持续不退,或兼有时时汗出,口渴欲饮。
溃后期:溃后流出黄稠脓液,肿痛渐消,身热渐退,食欲增加,元气自复,约经2周左右,可以脓尽疮口愈合。若溃后肿消而发热不退,身体消瘦,面色无华,脉象虚数,乃属正虚邪恋,多为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续发现象。若兼见神昏谵语,胸胁疼痛,咳嗽痰血等症,是为毒传脏腑引起的内脏器官转移性脓肿。
髂窝流注发于髂窝部肌肉深处,多见于儿童,初起患侧大腿突然拘挛不适,步履呈跛行,2-3天后大腿即向上收缩,不能伸直,妨碍行走,但膝关节仍能屈伸,倘若用手将患肢拉直时,则可引起剧烈疼痛,此时可使腹部向前突起,脊柱似弓形,故又有缩脚流注之称。约10天左右,在髂窝部可触到一长圓形肿块,成脓约1个月,但皮色如常,溃后一般20天左右疮口愈合,愈后患侧大腿仍然屈曲,不能做伸直运动,约1-2个月才能恢复。
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粒细胞均明显升高。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