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辨证论治
2013-12-25阅读:9546 学员编辑 收藏
口疮
辨证论治
1.风热乘脾
【证候】 以口颊、上腭、牙龈、口角溃疡为主,甚则满口糜烂,或为疱疹转为溃疡,周围掀红疼痛拒食,烦躁不安,口臭,涎多,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伴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 本证多为外感引起,外感风热邪毒,内:引脾胃之热,上熏口舌,故发为口疮。火热熏灼,故疼痛拒食,烦躁不安。热灼肠胃,津液受劫,故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兼有风热表证,故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主方】 银翘散加减。
【处方举例】 金银花IOg,连翘lOg,板蓝根IOg,薄荷(后下)5g,牛蒡子IOg,竹叶lOg,芦根lOg,甘草6g。(以5岁为例)
2.心火上炎
【证候】 - 舌上、舌边溃疡较多,色红疼痛,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辨证】 舌乃心之苗,手少阴之经通于舌。心火炽盛,热毒循经上炎,故发为D疮,色红疼痛。心火内盛,津液受劫,故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均为心火炽盛之象。
【治法】 清心泻热。
【主方】 泻心导赤汤加减。
【处方举例】 黄连3g,生地黄lOg,竹叶lOg,通草5g,甘草lOg。
3.虚火上浮
【证候】 口舌溃疡或糜烂,稀散色淡,不甚疼痛,反复发作或迁延难愈,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辨证】 婴儿体禀虚弱,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见口舌溃疡或糜烂,甚疼痛,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 滋阴降火。
【主方】 知柏地黄汤。
【处方举例】 熟地黄12g,山药lOg,山茱萸IOg,茯苓lOg,泽泻lOg,牡丹皮IOg,知母lOg,黄柏5g,牛膝IOg,(以5岁为例)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