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怎么办
2013-12-25阅读:9392 学员编辑 收藏
汪受传医案——饮食积滞
范某,女,9岁。
【初诊日期】 1 999年9月20日。
【主诉】 患儿主因间断腹痛6个月,加重3天。
【现病史】 患儿于6个月前突发腹痛,呕吐,于外院查尿淀粉酶780U/.L,血白细胞25 X 10,/L,诊为“胰腺炎”,予抗炎治疗5天后病情好转出院。复查尿淀粉酶180U/L,血白细胞正常。1周后再次发作腹痛,以脐周为著,发作时腹痛明显,面黄,蜷缩,常伴恶心呕吐,在外院治疗仍每隔1-2周发作1次,持续30分钟至2小时缓解。近3日腹痛加重,恶心,无发热,纳可,便干。
【查体】 神清,精神反应稍弱,发育良好,营养中等。面色无华。咽稍红,扁桃体无肿大。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双侧颈部可及2-3个肿大淋巴结,蚕豆大小,可移动,无压痛。心肺未闻异常。脐左侧中下腹部轻压痛及反跳痛,无腹壁肌紧张。左下腹可及2cmX 5cm左右条索状物,质中等硬,轻压痛。肝脾未及。舌红苔自脉滑。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8.OX IO,/L,尿淀粉酶868U/L。入院后查血淀粉酶正常,腹部B超示胰腺表面欠光滑,内回声衰减。
【诊断】 胰腺炎(中医:腹痛)。
【辨证】 饮食积滞。
【治法】 健脾消积,和胃止痛。
【方药】 保和丸加减。藿香5g,川黄连5g,茯苓IOg,厚朴IOg,陈皮IOg,半夏IOg,焦三三仙30g,砂仁5g,柴胡5g,白芍lOg,木香5g,莱菔子lOg,甘草6g。并配合甲硝唑及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
二诊:患儿腹痛止,无恶心呕吐,纳增,便调。舌;脉同前。谨守此方,加减治疗。
三诊:患儿无不适主诉,查体未见异常。复查尿淀粉酶300~500U/L,病愈院。继以上方为主调理治疗2周。1年后随访,患儿病情未见反复。
【按语】 汪师认为本案患儿以腹痛为主,为积滞不化,蕴久化热,热结肠胃,传导失职,腑气不通所致。因六腑以通为顺,故治疗以消导为先。但应注意小儿jL为稚阴稚阳之体,虽有热有滞,但不宜妄投峻攻峻泻之品,以免积消伤阴。故在临床常以轻消疏解通腑为治,予保和丸化裁为用。方中藿香、砂仁芳香疏化,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厚朴、半夏、陈皮、焦三仙、莱菔子理气消积,木香、白芍行气和血止痛,川黄连清内热,加柴胡疏肝理气以防土壅木亢,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消积,理气止痛之功。
[选自万力生.汪受传儿科医论医案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67-168]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