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泄泻吃什么药
2013-12-24阅读:9189 学员编辑 收藏
汪受传医案——风寒泻
姜某,女,l岁。
【初诊日期】 1999年12.月20日。
【主诉】 发热伴腹泻、咳嗽1天。
【现病史】 患儿昨日外出感受风寒,出现发热,体温在37~38℃之间,微恶寒,无汗。腹泻,日行5-6次,为稀水便,无黏液及脓血,沫多,臭气不甚。伴咳嗽,少痰,流清涕,纳呆,小便量稍少。
【查体】 神清,精神反应尚可,皮肤弹性好,咽不红,心肺未闻异常。舌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红在风关。
大便常规:稀水便,红细胞(一),白细胞(一)。
【诊断】 婴幼儿腹泻(中医:泄泻)。
【辨证】 外感风寒。
【治法】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佐以宣肺止咳。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Sg,紫苏梗5g,川厚朴5g,半夏5g,芥穗5g,枳壳5g,桔梗5g,杏仁5g,甘草3g0 3剂。
二诊:服药1剂,热退,泄泻减轻,服3剂,泻止,偶轻咳,无涕,纳增,舌淡红苔薄纹淡紫。
【按语】 汪师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湿滞易停,若失于调护,外伤风寒,内伤湿滞,运化失职,发为泄泻;小儿“肺常不足”,风寒束肺,肺失宣肃,发为咳嗽;郁于卫表,则发热。故治疗应重在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为主,方中藿香辛散风寒、芳香化湿,配以芥穗疏风解表,增强辛散之力,祛邪外出;紫苏梗、川厚朴、半夏、枳壳理气和中;桔梗、杏仁宣肺止咳;甘草调和药性。诸药相合,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脾气上升,肺气下降,诸症自愈。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