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症状
2013-12-24阅读:9175 学员编辑 收藏
汪受传医案——风温邪毒
戴某,女,4岁。
【初诊日期】 2004年5月20日。
【主诉】 发热3天
【现病史】 近3天发热,体温最高39. 5℃,西药抗生素(进口头孢曲松)静脉滴注2天,体温持续不降。手足心出现皮疹。
【现症】 发热,纳差,口干,大便干燥。
【查体】 咽部、手掌心、足心、臀部可见红色斑丘疹。舌质红,苔薄黄腻。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12. 3 X 109/L,N 0.551 L O.391。
【诊断】 手足口病(中医:手足口病)。
【辨证】 外感风温邪毒。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 金银花lOg,连翘IOg,板蓝根15g,蝉蛻6g,六一散(包)12g,薄荷(后下)6g,生大黄(后下)5g,全瓜蒌12g,荆芥lOg,槟榔lOg。3剂。
二诊:发热已退,手足心可见疱疹,部分消退,不思进食,音哑,便稀,咽红,舌苔黄腻。
证候如前,再以前法出入治之。
【方药】 金银花lOg,连翘lOg,板蓝根15g,蝉蛻5g,全瓜蒌IOg,槟榔lOg,重楼15g,牡丹皮lOg,生甘草3g,焦楂曲IOg,玄参IOg,芦根15g。5剂。诸症皆平。
【按语】 汪师据本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病性属热,有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的临床特点,将萄归属于“温病”。病机为外感风热时邪,热毒阻于肺、胃二经,热蕴湿生,湿热蕴阻肌肤而发,故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利湿为常法。
[选自万力生.汪受传儿科医论医案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76]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