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风
2013-12-24阅读:9392 学员编辑 收藏
惊风
梅大钊医案——风热动风
张某,男,2岁。
【现病史】 发热、气粗、咳嗽、烦躁、汗出,经治3天,病情日重。诊见:体温40. 3℃,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时惊啼叫,唇红,舌红,苔黄于,指纹紫。
【诊断】 高热惊厥(中医:急惊风)。
【辨证】 风热动风。
【治法】 疏风清热,息风定惊。
【方药】 先针刺十宣、人中、涌泉、合谷穴,配合推拿风池、肩井、委中、承山穴以镇惊,并冲服紫雪丹。方用自拟截风定搐汤加减。方药:葛根lOg,连翘lOg,蝉蛻IOg,僵蚕IOg,天花粉IOg,石膏30g,金银花20g,淡竹叶12g,黄芩6g,地龙6g,栀子6g,大青叶I5g,水牛角I5g,钩藤15g,甘草3g。2剂,每天1剂,水煎频频冷服。服药后体温降至38. 3℃,抽搐次数减少,咳嗽有痰,继以上方去栀子,加川贝母lOg,鲜竹沥6g。又服3剂,诸症悉除。继以养胃生津法善后调理1周告愈。
【按语】 本案病机为外感风热邪毒,热极引动肝风而发惊厥,辨证属风热动风。惊风发作之时,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首应采取措施,及时控制高热、抽搐,促使昏迷苏醒。故本案治疗中先针刺十宣、人中、涌泉、合谷穴泻热,配合推拿风池、肩井、委中、承山穴以镇惊,并冲服紫雪丹清热开窍、镇惊安神。其后,以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葛根、天花粉解热生津,石膏、竹叶、黄芩、栀子、大青叶、水牛角清热泻火解毒,蝉蛻、僵蚕、地龙、钩藤平肝息风止痉,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疏风清热泻火,镇肝息风定惊之功。
[选自梅和平.梅大钊老中医治疗小儿惊风的经验简介.新中医,1992,24(4):2]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