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鼻塞怎么办速效办法有哪些?在生活中,鼻塞是很常见的症状,其实日常有一些小方法可以治疗,下面小编为你介绍鼻塞怎么办速效办法,你不妨来看看这些治疗鼻塞的方法吧。
鼻塞怎么办速效办法
鼻塞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呼吸不通畅,鼻腔有异物堵塞感;婴幼儿本身的呼吸通道,如鼻孔、鼻腔比较狭窄,故稍有分泌物或粘膜肿胀就易阻塞。鼻塞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理论上来说,鼻塞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解决。
1、葱的粘液治疗鼻塞
专家表示,葱的黏液可以抑制发炎切下葱白色的部分,其中有黏液,而此黏液对鼻的发炎症状有功效,能使空气流通鼻内而治好鼻塞现象。将黏液涂贴在鼻梁上很有功效。此外,也可将白色部分的葱切成细丝,放入碗里,注入热水,加入少量味噌,每天二至三次饮用。或者只是加入味噌服用也很有功效。
2、橘子皮治疗鼻塞
专家指出,用新鲜的橘子皮对准鼻孔猛然一挤,把挤出的汁液喷入鼻腔,鼻子很快就会通气。还有,把维生素C碾成粉末,然后吸少量入鼻,鼻子就会通气了。
3、白萝卜汁治疗鼻塞
用脱脂棉沾白萝卜的榨汁,持续交互塞入鼻孔内也可以治疗鼻塞。或者用浓的粗茶加入盐,以洗涤器洗净鼻腔,也可以消除鼻塞。
4、热敷法治疗鼻塞
用热毛巾敷鼻,或用电吹风对着鼻孔吹热风,吹双侧太阳穴、风池穴、大椎穴,鼻塞可解。
5、热水浸泡棉花治疗鼻塞
棉花用热水浸泡后拧干些,分别敷住耳朵10分钟,睡觉就不会鼻塞了。
6、姜水泡脚治疗鼻塞
姜水泡脚也可以起到同样效果。因为热水泡脚本身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而生姜能使血管扩张,加速身体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毛孔张开,以祛风、散寒发汗。具体方法是:将一块拇指大小的生姜加水煮开,晾到37℃~40℃左右,便可倒入盆中开始泡脚。待水变凉后,再加入足量热水,直到双脚泡热、泡红即可。
7、药物疗法
如果宝宝鼻塞严重,影响呼吸,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鼻塞的食疗方法
1、川芎猪脑汤
【配方】猪脑2副,川芎15克,辛夷花10克。
【用法】猪脑洗净,剔去筋膜,将川芎,辛夷花煎水取汁,入猪脑和盐、胡椒,炖熟,分二次吃。
【功效】行气活血,补脑通窍。
【主治】气滞血瘀导致的鼻炎鼻塞。
2、橘红酒
【配方】白酒500克,橘红30克。
【用祛】橘红浸入白酒中,封固1个月。每晚睡前服一小盅(约20毫升)。
【功效】行气活络通窍。
【主治】气滞血瘀导致的鼻炎鼻塞。
3、桃仁粥
【配方】桃仁10克,当归6克,粳米50克。
【用法】桃仁去皮尖研碎,当归煎水取汁,与粳米一起如常法煮粥,一次食。
【功效】活血化瘀,养胃利窍。
【主治】气滞血瘀导致的鼻炎鼻塞。
其实,普通的伤风、感冒引起的鼻部症状,多属于急性鼻炎,药物干预下一般2~3周能恢复。但是,如果鼻塞鼻堵迁延不愈,超过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就要格外重视了。鼻塞超过半个月警惕3种病!
鼻塞超过半个月警惕3种病
慢性鼻窦炎。主要症状为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伴流黏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甚至丧失,病程多超过12周,鼻内镜检查显示中鼻道或嗅沟积涕,副鼻窦CT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积脓,严重时可以伴发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也就是说,感冒迁延不愈,鼻部症状较普通感冒严重,易并发上下呼吸道的其他疾病时,要考虑到该病,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鼻息肉。这是黏膜的炎症性反应引起的肿块,与慢性鼻窦炎包括过敏性鼻窦炎密切相关。慢性鼻窦炎又可分为伴或不伴鼻息肉两类,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鼻腔阻塞。对于这类情况,手术是缓解症状、预防复发的首选方案。生活中也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感冒着凉等,减少对鼻子的“刺激”。
鼻咽部肿瘤。鼻咽癌是我国较常见的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以单侧为多,因此,一侧鼻子出现异常时,尤其要高度重视。比如,一侧鼻子经常出血或鼻涕带血,呈暗红色血丝,特别是早上起床时鼻咽分泌物带血丝或小血块;单侧鼻子堵,鼻塞持续两周以上,且进行性加重;单侧鼻子异物感,觉得“长了东西”等。此外,出现持续性单侧头痛,颈部侧上方或颈后三角区有淋巴结肿块,不明原因的耳鸣、耳朵堵、听力下降等,也要怀疑是否有鼻咽癌的可能。
鼻塞的预防方法
1、最好能避开人多车多的地方,保持家居清洁,少养猫狗等,都是减少敏感的方法。
2、改善体质,强健身体,使自己不易感冒或得鼻炎。
3、多做运动、有适当饮食,即平日不吃造成过敏的食物并避免过分利尿的食物,避免吃煎炸等容易引致发炎的食物,尽量多吃水果及素食;此外亦应调补身体,吃些健脾固肾的食物,如莲子、百合、淮山药、及芡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