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食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粽子,粽子的来历,粽子怎么做
2017-06-06阅读:906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粽子的来历
二、粽子怎么做
三、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粽子的来历

1、粽子的来历

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种祭祀用食品。粽子用作祭祀,并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灵。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谓“角”,是指古代祭祀时最高级的供品为牛,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种黄黏米。用谷物制成的“角黍”代表“阳”;包角黍用的“菰叶”(粽叶)为“阴”,阴阳结合,有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粽子的来历

2、粽子的种类

2.1、广东端午节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2.2、闽南端午节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

2.3、宁波端午节粽子。浙江宁波粽子多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

2.4、嘉兴端午节粽子。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有三角形和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

2.5、苏州端午节粽子。苏州粽子多为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

3、端午节粽子有几种口味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样,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粽子怎么做

1、新鲜竹叶洗干净放入锅中煮几分钟,捞出沥干过多的水分,切不能吹干水分。

2、糯米淘洗干净无需浸泡。

3、五豆提前一个晚上浸泡至软。

4、五花肉切方块,加入生抽 五香粉 盐 淀粉 油 腌制半小时。

粽子的来历

5、将五豆倒入装有淘洗干净的糯米盆里,与糯米充分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精盐继续搅拌。

6、包的过程看图片比较明朗(取两片粽叶,对折形成封闭的漏斗样,放入一层五豆米,加入一块五花肉,最后再放一层五豆米,就可以收口了,包成有鳞有角的三角型状,最后用棕绳绑紧即可)。

7、取压力锅,加入清水,清水要以最后放入粽子的量需没过粽子,半烧开后才能放入包好的粽子,盖上锅盖烧制20分钟左右,中途放气,将粽子拣出后逐个翻身再入锅煮,再煮20分钟至粽子变软即可。

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1、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可贪食。

粽子的来历

2、粽子的品种很多,肉粽及猪油豆沙粽含有较多脂肪,属油腻食品,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用后,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因而不宜食用。

3、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兼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故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最好不食或少食。另外,老年人和儿童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也应慎食,以免影响消化及正常饮食。

4、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