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一天大约吃六到八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食物过敏将恶化病情,使症状更复杂。
应加以限制的食物要严格控制
严格限制单糖类摄取量,要尽量少吃精制及加工产品,如速食米及马铃薯、白面粉、汽水、酒、盐。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饮用。也要少吃通心粉、面条、肉汁、白米、玉米片、番薯。豆类及马铃薯一周可以吃两次。
增加高纤维饮食
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纤维本身也可延缓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时,先服用纤维素,以稳定血糖。两餐之间服用螺旋藻片,可进一步地稳定血糖浓度。
早晨一定要吃早饭,千万不要空腹剧烈运动,跑步或爬楼梯。
随身带几块糖。在宿舍或者办公室准备些零食。
午饭不要和早饭间隔时间太长。另避免过度劳累。如果犯了低血糖,赶快找个地坐下趴一会,症状缓解一点后赶快吃饭。
不要长时间蹲着之后迅速站起。会头晕的。
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低血糖的高发人群
第一种是体型偏瘦的人群。因为体型偏瘦的人胰岛素抵抗轻,很容易造成低血糖,有条件可以定期进行动态血糖监测。
第二种是老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差;口服降糖药或是胰岛素容易造成使用不当或过量;另外,如果老年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会加重低血糖对机体的危害。
第三种是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这样的患者长期打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感知能力差,很容易忽略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的危害
首先,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高血糖,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
其次,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精神失常、痴呆等。再次,低血糖还会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最后,老年人低血糖症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严重者抢救不及时常引起死亡。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即使生命得救也可留下脑组织不可逆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