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适宜:
1.1、宜吃驱虫的食物。
1.2、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1.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宜吃食物:
1.1、南瓜子:南瓜子具有很好的杀灭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的作用,对丝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患者均有明显的效果……每天吃100-260克为宜。
1.2、柠檬:柠檬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由于患有寄生虫疾病患者免疫力是相对下降的,喝柠檬可以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每天泡水喝350-500毫升为宜。
1.3、牛奶:牛奶富含有优质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350-500毫升为宜。
饮食禁忌:
1.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生姜、桂皮、胡椒、花椒。
1.2、忌吃油腻的食物;猪油、羊油、牛油。
1.3、忌吃难以消化的食物;螺丝肉、粽子、糯米饭。
忌吃食物:
1.1、腌制菜:生姜有刺激性,容易导致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了,免疫力下降,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1.2、猪油:猪油含有大量的油脂,容易滋养细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1.3、螺丝肉:螺丝肉是比较难以消化的,容易导致腹部胀满,便秘等情况,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2.1、防蚊灭蚊
切断传播的途径,消灭蚊虫孳生地。在多蚊季节最好使用蚊帐;户外作业时,注意要涂抹防蚊油、驱蚊灵及其它驱避剂等在暴露部位的皮肤,头部可用棉线浸渍701防蚊油制成的防蚊网。
2.2、普查普治
在夏季对流行区1岁以上人群进行普查,要求95%以上居民接受采血;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既保证人民健康,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冬季对微丝蚴阳性者或微丝蚴阴性但有丝虫病史和体征者进行普治。
2.3、流行病学监测
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工作中应注意:
3.1、对原阳性病人进行复查复治;对以往未检者进行补查补治;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发现病人,及时治疗直至转阴。
3.2、加强对血检阳性户的蚊媒监测,发现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户为中心,向周围人群扩大查血和灭蚊,以清除疫点,防止继续传播。
2.4、保护易感人群
在流行区采用海群生食盐疗法,每公斤食盐中掺入海群生 3g,平均每人每日16.7g食盐,内含海群生50mg,连用半年,可降低人群中微丝蚴阳性率。
丝虫病是指丝虫寄生在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我国只有班克鲁夫丝虫(班氏)和马来布鲁丝虫(马来丝虫)。本病由吸血昆虫传播。
高发人群:5~14岁儿童。
危害: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严重者可出现心肌炎、下肢或阴囊水肿、精神症状甚至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