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患者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芥末,过浓的香料等辛辣物品,以及香烟,浓茶,烈酒。咖啡,可可等。这些都会对胃产生刺激,不利于胃炎患者的康复。
胃炎患者还应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一些未经充分咀嚼的坚硬,粗糙食物,如花生,蚕豆,腰果,黄豆,芹菜,毛笋,韭菜等不宜食用。煎炸的食物,如炸猪排,烤羊肉等,还有韧性的食物,如田螺,蚌肉,海蜇,未煮熟的猪爪,鸡爪,牛肉等,这些食物都是不容易消化的,食后会加重胃的负担和损伤胃黏膜,因此要忌食。
忌多吃味精、酸辣及过咸食物。当以清淡食物为主,过量味重、酸辣之品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病情。但少量的生姜和胡椒可暖胃并增强加粘膜的保护作用。
忌睡前两小时进食。经常在睡觉前两小时内吃东西,容易致使括约肌松弛,导致胃酸倒流入食道的情况发生。有的人习惯吃夜宵,饱着肚子仰卧即睡,这样也使胃酸更容易倒流。
忌食太油腻或煎炸食品。饮食当尽量选择易消化食物为主,可适量进食肉类,但炒煮一定要熟,烹饪蔬菜不要半生。
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品,不暴饮暴食,节制饮酒,慎用或不用对胃黏膜刺激较大的食物或药物等。
病情缓解后,可先给清流食,建议给患者饮用去渣的蔬果汁,蔬菜为应季绿叶菜焯熟,加少量水果和温水打汁,去渣加少量糖。还可进食米汤、藕粉、去核去皮红枣汤、薄面汤等主食补充热量,以咸食为主,目的为补液,并使胃得到适当休息。
急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严重的急性胃炎还会引起呕血、便血等症状,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
急性胃炎的诊断:
1、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明确急性胃炎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且可以获取病理组织学的诊断。镜下主要表现为呈弥漫分布的胃黏膜充血、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溃疡。
X线检查常无特异性发现。
2、诊断
根据病史(尤其是饮食史)、症状和体征。一般不难作出诊断。有近期服用NSAID史、严重疾病状态或大量饮酒患者,如发生呕血和(或)黑便,应考虑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可能,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出血发生后24~48h内)。
急性单纯性胃炎:根据有进食不洁食物或共同进食发病史,误食某种化学物品史及典型临床表现,不难做出诊断。
急性胃黏膜病变:追问病史,多有饮酒、服药或应激因素存在。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是最重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尚有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呕吐、烧心、反酸、食欲减退等症状。确诊主要靠急诊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点片状糜烂出血及浅表性溃疡。通过胃镜检查还能与其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鉴别。
急性化脓性胃炎:本病起病突然,有急性剧烈上腹痛、高热及急性腹膜炎表现,血白细胞升高。对有上述表现而无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及无急性胆囊炎史、且血清淀粉酶正常者,可考虑本病。
鉴别诊断:应与早期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死等鉴别。
本病病程较短,系自限性疾病,数天内可恢复,但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休克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