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食脂肪:脂肪虽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但摄入不宜过量。长期高脂肪膳食易导致大肠癌、乳腺癌。此外,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疾病进展中,常有恶心、呕吐、厌油腻、消化功能差等表现,更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蛋白质的摄入不宜过量:应饮食多样化,因患者在放化疗时常引起消化道反应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或疾病增加机体消耗而引起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许多人就盲目地采用高蛋白膳食。殊不知高蛋白的膳食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更弱,并且对疾病的治疗不利。
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给生素E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抑制鳞状上皮细胞的变性及癌细胞的发生,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使溃疡愈合等作用。食用绿叶蔬菜,要随买随吃,不要放置时间过长,最好不要过夜以避免放置导致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
忌烟酒:烟酒是导致和诱发癌症的祸根,还会加重肺癌等恶性癌症的发展并影响化疗效果。故适时戒除吸烟、饮酒的习惯,有利于癌症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2.1术前护理
执行开颅手术术前护理。
对于垂体功能低下者,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伴有视力视野障碍者,专人守护。
有下丘脑损害表现时,应注意患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术后护理
执行开颅手术术后护理常规。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监测血生化,防止高钠血症及低钠血症的发生。
注意观察意识变化。
遵医嘱及时准确的用激素治疗,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视力视野障碍者加强生活护理,专人陪护,防止意外受伤。
2.3并发症护理
2.31尿崩症
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监测血生化及尿比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纠正。观察病人皮肤弹性,及早发现脱水指征。
禁止摄入含糖食物,以免使血糖增高,产生渗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加。遵医嘱按时按量补充电解质。
遵医嘱必要时给予弥凝片口服,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2.32低钠血症/高钠血症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意识变化。观察病人皮肤弹性(高钠脱水、低钠水肿)遵医嘱监测血生化,将化验结果及时报告医生。鼓励低钠病人进食含钠高的食物,如咸菜。鼓励高钠病人多饮白开水,利于钠离子排出。
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总结24小时出入量、监测尿比重。按时输入各种液体及保持输液通畅。
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好发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见,好发于鞍上。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CT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
好发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见,好发于鞍上
危害一:颅咽管瘤症状比较隐秘,不宜发现,错失治疗时机颅咽管瘤约占成人颅内肿瘤的2-5%,为小儿颅内肿瘤10%左右,其肿瘤位于鞍内区压迫视神经,从而导致视物不清和视野缺损。这些症状在成年人可为前发症状,而小儿对视物不清和视野缺损症状的反应及对视觉障碍的表达能力较差。在视力障碍早期往往不易被家长和大人发现。因此,多因病儿肿瘤生长较大,出现下丘脑损害症状,如多饮多尿和脑积水时才被发现,寻医治疗。
危害二:颅咽管瘤影响内分泌功能,影响儿童发育及成人生育功能。
除直接的压迫症状外,由于颅咽管瘤是位于下丘脑生长的肿瘤,既可从下丘脑,又可从垂体柄的下丘脑-垂体血管来影响下丘脑激素的分泌。同时,还可通过侵犯与破坏垂体组织来影响垂体激素分泌。严重影响病儿的生长发育和下丘脑垂体轴一系列激素的产生,分泌及调节功能,可导致体内内分泌功能的紊乱。
危害三:颅咽管瘤治疗比较困难,手术切除有一定的风险性。
从理论上讲,颅咽管瘤绝大部分为颅内良性肿瘤,最好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手术完全切除可达到治愈的效果。但由于肿瘤累及下丘脑结构,位于脑深部结构,属于手术切除困难的肿瘤。
手术全切除肿瘤常会引起下丘脑等重要结构的损伤,如视交叉、垂体柄、视上核、室旁核、后穿质等。一旦发生这些损伤,往往可能导致病人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并不容易。
危害四:颅咽管瘤还有癌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