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在于根据气胸的不同类型适当进行排气,以解除胸腔积气对呼吸、循环所生成的障碍,使肺尽早复张,恢复功能,同时也要治疗并发症和原发病。
抗感染药物系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口服、肌注、静注等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以及其他化学合成药(异烟肼、甲硝唑、呋喃妥因、吡哌酸等。
包括: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药、抗麻风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其它抗菌药等。
总之,抗感染药就是俗称的消炎药。无论气胸患者有无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的感染都应给药,一是可以预防感染,二是可以对抗感染,避免感染引起病情的加重。
1、瓜蒌枳橘汤
瓜蒌12克,枳壳、茯苓、半夏各10克,陈皮6克,甘草3克,青皮、桔梗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宣肺化痰、行气止痛。主治肋骨骨折引起的血气胸。
加减痰多咳甚加蜜冬花,蜜枇杷叶各10克;咳痰血加白芨6克,藕节炭10克;痛甚加元胡6克,郁金10克;合并血胸加桃仁10克,川红花6克,丹参15克,葶苈子10克。
2、疗伤理气汤
苏子、陈皮、半夏、前胡、厚朴、旋覆花、甘草、川牛膝各10克,五味子10~15克,山萸肉10~20克,代赭石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肃降肺气、摄纳肾气。
方中苏子、半夏、前胡、厚朴、陈皮理气化痰;旋覆花,代赭石降逆镇咳,牛膝引药下行;山萸肉,五味子酸涩收敛,可敛肺纳气,有利于胸腔气体的消散吸收。主治损伤性闭合性气胸。
加减胸腔积液加葶苈子10克,桑白皮15克;肺热加桑白皮15克,连翘15~20克,金银花、鱼腥草各30克;咯痰加川贝10克,枇杷叶15~20克;便秘加生大黄5~12克,苦杏仁10克;气阴不足加太子参15克,麦冬10~20克,沙参15~20克;胸痛加三七3~5克(研末吞服、酒送),郁金15~20克。
3、补肾纳气方
熟地、山萸肉、党参各15克,山药20克,苏子、茯苓各10克,五味子、磁石各12克,肉桂5克,沉香3克,蛤蚧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补肾纳气。
方中蛤蚧、肉桂、党参温肾补气;山萸肉、熟地、磁石、五味子滋肾纳气;沉香、苏子降气平喘;山药、茯苓参湿健脾、宁心安神;诸药配伍为用,重在摄纳肾气、收敛肺气,使气降喘平。故用之多效。自发性气胸。
加减严重者可配合给氧和抽气。
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根据病情准备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处理。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情况。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给止咳剂。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通便措施。
胸痛剧烈患者,可给予相应的止痛剂。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对于气胸患者的护理要点中,应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吸氧;若是血压比较平稳的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其帮助患者胸腔引流。还应观察患者口唇、鼻尖、指甲等是否出现紫绀症状,防止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