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觉不踏实表现为宝宝老是不能安静地入睡,翻来覆去,有时候出现哭闹,妈妈会发现宝宝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中多汗、睡眠中遗尿、注意力不集中等,要做好预防和治疗是对宝宝健康成长有很重要意义的。
对宝宝来说,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促进体格发育,还能利于智力的发育和心理健康成长。婴儿睡觉不是很踏实是指总是爱哼哼唧唧的使劲,同时皱着眉头面部表情很难受,身子也在扭动使劲,哭闹等不想睡觉或者睡觉容易醒等临床症状。婴儿睡觉不踏实的原因有疾病发生、环境影响、营养缺乏等。
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宝宝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如果缺锌,一般嘴角都会溃烂。
宝宝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白天受了惊吓、被爸妈打骂过等,会导致晚上睡不安稳。轻度的话爸妈只需要在宝宝惊醒时抱起来柔声安慰即可,通常1~2天会自愈。情况严重的话,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吃一些小儿安神的中药。
1、钙片
一般2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岁每天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饮食,儿童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质只有需要量的2/3,所以每天必须额外补钙,以填补欠缺的钙。
2、维生素D
如果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的能力就会减小。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为每天400国际单位,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中毒。
新生儿满月后,应当到户外适当晒太阳,并且给予服用维生素D制剂,每日400-800单位,并适当服用钙片;也可以肌肉注射维生素D注射液,每次15万单位,可以供给4个月的需要,每隔4-6个月再注射1次。口服与注射均有防治软骨病的作用。
3、小儿安神的中药
组成:钩藤10克、白蒺藜9克、天麻6克、通草6克、淮小麦30克、酸枣仁6克、炙甘草6克。适合于3岁小儿,
主治:夜眠不安的小儿十分常见,以1岁至3岁之间幼儿为多见。由于小儿夜间睡眠不安,使得小儿的其他状况,比如纳食、营养吸收以及生长发育也受到一些影响。对于小儿睡眠不安,中药可以起到稳妥的疗效。中医学称小儿睡眠不安为“夜啼”,相应的治法是温脾、清心、镇惊,相应的方剂是匀气散、导赤散和朱砂安神丸。这些古方可以用来引导医生开出现今的中医药处方。
用法:若是周岁小儿,则宜对半减少。
方解:钩藤具有清热平肝、熄风定惊的功效,常用于小儿惊惕不安等病症。天麻具有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常用于头痛眩晕、小儿惊风等病症。
宝宝出生3个月后,每天睡14小时左右,其中有12小时在夜间睡觉。这时,夜间睡醒的次数逐渐减少,而且白天能睡两、三次午觉。在这个时期,妈妈就应该有规律地喂奶或者哄宝宝睡觉。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按时睡觉,而且夜间睡醒之前要充分地喂奶。
不要让婴儿含着奶嘴入睡,奶嘴是让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觉用的,若干孩子含着奶嘴睡着了,在放到床上前,请轻轻将奶嘴抽出。
婴儿睡觉不踏实不能吃的食物无特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