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临床发作的药物,氯喹、青蒿素类(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
蒿甲醚:适用于各型疟疾,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急救。退热及原虫转阴速度均较氯喹为快,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的红内期。肌肉注射后吸收完全,血药达峰时间为7小时,半衰期为13小时。
本药在体内分布甚广,可透过血脑屏障,以脑组织分布最多,肝、肾次之。经胆汁和尿液排泄。
本药不良反应轻微,个别患者有转氨酶轻度升高。妊娠妇女慎用。
成人用量:肌内注射,首次160mg,后每12小时1次,每次80mg,连用5次。如果血液中仍能够检查到疟原虫可改为每日80mg肌肉注射,2~3天,至血液中疟原虫检查为阴性。
儿童用量:肌内注射,首次按体重3.2mg/kg;第2- 5日每次1.6mg/kg,每日1次。
间歇热偏方1,丁香6个、生姜汁少许。疟疾偏方【用法】丁香研为细末,生姜汁调敷脐部,隔24小时后取下,连用2~3次。【主治】疟疾。【说明】也可用丁香未和葱头捣烂敷脐。
间歇热偏方2,生姜9克、大黄3克。疟疾偏方【用法】共捣如膏状,在疟疾发作前的2小时敷于脐部,纱布覆盖,脐布固定。【主治】疟疾。
间歇热偏方3,阿魏少许、葱白适量。疟疾偏方【用法】阿魏研细末与葱白共捣如泥,用法同上方,发作后的2小时去掉,连用2到3次。【主治】疟疾。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热类型,体温骤升可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以下,间歇数小时至数日又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间歇热常反复高热,持续多日,机体消耗很大,应及时予以药物降温。降温处理多半是临时性的,应针对疾病积极治疗,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发热源。
抗间歇热药物最好跟食物一起服用,而且要喝大量的水。
服药必须规律,尤其是每周一次的药,最好在每周的同一天服用,使用时间也很重要,除了Malarone以外,其他的药都必须在离开疫区之后继续服用4周以确保预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