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类型 >> 禁忌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注意事项
2017-12-30阅读:10029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单基因遗传病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1. 单基因遗传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2. 单基因遗传病的其他注意事项
二、单基因遗传病的简介
三、单基因遗传病的高发人群和危害

单基因遗传病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1、单基因遗传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1.1、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1.2、酱菜:所含的硒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被视为防癌的食物。生吃即可,要适量。

1.3、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相当丰富,能增强DNA损伤修复。每天食用一个新鲜的猕猴桃。两餐之间食用。

1.4、忌烟酒忌辛辣。

1.5、忌油腻忌烟酒。

1.6、忌吃生冷食物。

1.7、孕妇要杜绝饮食结构中过成以及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同时可以多喝酸奶以刺激胎儿脑细胞的生长。

某些遗传病可通过控制饮食达到阻止疾病发生的目的,从而收到治疗效果。如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使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在体内堆积而致病,可出现患儿智力低下或成为白痴。可是如果诊断准确,在早期最好在出生后7-10天开始着手防治,在出生后3个月内,给患儿低苯丙氨酸饮食,如大米、大白菜、菠菜、马铃薯、羊肉等,则可促使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等到孩子长大上学时,再适当放宽对饮食的限制。

单基因遗传病不能吃什么,单基因遗传病的注意事项

2、单基因遗传病的其他注意事项

2.1、加强遗传咨询,做好产前诊断,预防有遗传性病患的胎儿出生。

2.2、对遗传病的群体进行普查与普防,对普查中确诊的病例,尽早进行预防治疗。

2.3、检出致病基因和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并对其进生育指导,预防遗传病遗传给后代。

2.4、延迟遗传上有缺陷的个体临床发病时间。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可延缓发病时间。

2.5、做好婚育的分类指导。指导有血缘关系或遗传病患者不要结婚(或不生育);对遗传病复发风险大的人,指导其不生育;由于高龄孕妇有出生染色体三倍性的风险,因此要加强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6、积极治疗遗传病患者,减轻患者痛苦。如对早期确诊为苯丙酮尿证或半乳糖血症的新生儿或婴儿,尽早实施饮食疗法,以减少其损害;对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者在青春期给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以促其发育;对甲型血友病男性患儿,可给予第Ⅷ因子的浓缩物处理,以减轻病变的严重程度。

单基因遗传病不能吃什么,单基因遗传病的注意事项

单基因遗传病的简介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6600多种,并且每年在以10-50种的速度递增,单基因遗传病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较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

单基因遗传病的高发人群和危害

高发人群:所有带有遗传基因的人群。

危害:

1、致死性严重遗传病:致死性严重遗传病是指这些疾病的患者存活不到生育年龄即死亡。

2、迟发性严重遗传病:迟发性严重遗传病患者出生时无异常表现,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症状,患者有生育能力,尤其是许多迟发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年龄间期很长。

3、不完全外显严重遗传病:不完全外显的严重遗传病是某些显性致病基因携带者本人不发病,且终身不发病,但可以把致病基因传给子代,子代发病。

4、慢性进行性严重遗传病:有许多遗传病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病程发展缓慢,开始时病情较轻,以后逐渐加重。不了解这种严重遗传病的患者,在病情未加重以前常结婚生育,可能把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传给子代,子代患病。

单基因遗传病不能吃什么,单基因遗传病的注意事项

5、表现度不同的严重遗传病:就是不完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些患者症状表现得轻,有些患者病情表现得重。

6、严重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 严重X连锁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本人不发病,她们能生该种遗传病患者或携带者,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是X连锁隐性致死性遗传病,携带者是女性,本人不患病,但可能生男性患儿和女性携带者。所以,在遗传咨询时,不能忽视携带者。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