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用药:
保持术区清洁:因术后切口肿胀,口内分泌物在咽部、口腔堆集,为了防止切口感染,每日用0.5%碘伏棉球清洁伤口1次,复方硼砂漱口液漱口,每日5~6次,尤其是饭后及睡前,口内分泌物较多时嘱患者用舌头慢慢送至唇缘,拭去。禁止使用电动吸引器,因吸引管在口腔内易引起恶心反射,此时软腭及鼻咽部 伤口张力加大,致伤口撕裂,其次吸引管在口腔内上下移动对伤口造成反复摩擦并且可能将术区粘膜吸起,都会引起伤口肿痛加重,影响愈合。由于及时清除分泌 物,患者未发生口腔炎症,软腭切口于7日后拆线,愈合良好,但有有轻度红肿,我们按上述护理至第10日,红肿消退。
保持鼻腔清洁:缝扎于鼻咽部碘仿纱条上的双4号丝线经鼻腔引出后结扎在一段橡胶管上,橡胶管横置于一侧前鼻孔处,长度为鼻小柱和一侧鼻翼间的距离。鼻腔内分泌物由于橡胶管的堵塞不易排出,护理时注意鼻腔清洁,及时清除分泌物,防止倒流污染伤口。擦拭或吸出鼻腔分泌物时用血管钳夹持橡胶管及结扎处的丝线,防止丝线从橡胶管滑脱,导致鼻咽部纱条失去固定坠入喉部造成窒息。
术后只要丝线未滑脱,不必更换橡胶管,若发现丝线有松脱,应让患者仰卧位(因坐位时鼻咽部纱条由于重力作用极易滑脱坠入喉部),立即用血管钳夹持松脱的丝线并将其从橡胶管上解脱,换用一段清洁的橡胶管后重新牢固结扎。重新结扎时操作困难,由于医生在术中结扎牢靠,本例患者未出现丝线松脱。鼻前庭涂红霉素软膏1次/日,预防鼻前庭炎,鼻腔滴入氯霉素眼药水3次。
验方:
1、党参9g,黄芪9g,归尾9g,赤芍9g,白术9g,川断12.5g,寄生31g,王不留行9g,牡蛎31g,夏枯草12.5g,陈皮6g,木香5g,海藻、海带各12.5g(包煎)。同时,加服二黄丸(五厘装),每周吞服1粒。
2、内服方:玄胡、乳香、没药、丹参、红花、刘寄奴、牛膝、续断、益母草各9g,苏木、血竭各6g,土鳖3g,水煎服。外敷药:当归12.5g,赤芍、儿茶、雄黄、刘寄奴、血竭各9g,乳香、没药各6g,西红花2g,冰片3g,麝香0.15g。研末调敷患处,3天一换,取下。
保持良好的心情,多吃水果蔬菜。
饮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具体饮食建议需要咨询医生根据病情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