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少饮含酒精饮料。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要规律。
凡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鉴别诊断:
结肠息肉最主要是鉴别其性质,一旦发现息肉,应尽可能用高频电灼切除整个息肉作病理切片检查,确定息肉的性质。从息肉上取活检,不能反映息肉的全貌。活检可能会遗漏腺瘤性息肉癌变。只有小于5mm的息肉,可以考虑作活检,了解是否增生性息肉。
多发性息肉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肠道气囊肿痛结肠黏膜上呈现半球形息肉样隆起肿块,无蒂广基,表面光滑,明亮,反光强。多发性,分布不如息肉散在。用活检钳深部咬取时,如肿块塌陷即为本病。有时钳取后可见到空腔。
2、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发现病变年龄平均25岁左右。息肉数目在100个以上。息肉大多数仅几毫米大小,大小差异较少,有家族史。
3、Gardner综合征大肠多发性腺瘤,常合并骨瘤、皮脂囊肿和肠系膜硬纤维瘤。有家族史。
4、Turcot综合征大肠多发性腺瘤,常合并髓母细胞瘤或神经胶质肿瘤。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5、Peutz-Jegher综合征主要特征为除食管外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口唇周围、颊黏膜和手脚皮肤有黑褐色的色素沉着。约40%有家族史。
6、Cronkhite-Canada综合征主要特征为胃肠道多发息肉,指甲萎缩,脱发,皮肤色素沉着。常有腹泻和营养不良。本病非遗传性。癌变者少见。
男性多见,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并发症主要有灼伤、出血、肠穿孔等,并有因结肠内易燃气体在电灼时引爆致死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