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多见于冬春季节,可暴发或散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病毒性肺炎的发生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一般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
目前已证实较有效的病毒抑制药物有:
①利巴韦林具广谱抗病毒功能,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
②阿昔洛韦为一化学合成的抗病毒药,具有广谱、强效和起效快的特点。临床用于疱疹病毒、水痘病毒感染。尤其对免疫缺陷或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应尽早应用。
③更昔洛韦为无环鸟苷类似物,抑制DNA合成。主要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
④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药发生率低。
⑤阿糖腺苷为嘌呤核苷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多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的疱疹病毒与水痘病毒感染。
⑥金刚烷胺为人工合成胺类药物,有阻止某些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及退热作用。临床用于流感病毒等感染。
下面小编推荐几款专治肺炎的食疗偏方。
1、贝母粥:先以粳米100g和砂糖适量煮粥,待粥成时,调入川贝母粉末5~10g,再煮二、三沸即可,上、下午温热分食。用于咳嗽咯吐粘痰不爽者。
2、竹沥粥:粳米50g煮粥,待粥将成时,兑入竹沥50~100ml,稍煮即可,早晚或上下午温热分食。用于咯吐脓痰或间有神志欠清者。
3、苏子粥:苏子15~20g,捣烂如泥,用水煮取浓汁,去渣,入粳米50~100g,冰糖适量,同煮成粥,早晚温热服食。用于咳嗽气喘者。
4、大蒜粥:紫皮大蒜30g,去皮,将蒜放沸水中煮10分钟后捞出,然后将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将蒜放入粥内,同煮片刻即成,早晚温热服食。用于肺炎霉菌感染者。
5、山药粥:干山药片45~60g(或鲜山药100~120g)粳米100~150g,同者粥,早晚温热服食。用于气虚痰浊者。
病毒性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散发流行或暴发,在非细菌性肺炎中,病毒感染约占25%~50%,患者多为儿童,成人相对少见,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器官移植,以及爱滋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可引起严重的肺炎,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通过人与人的飞沫传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气管-支气管炎,家畜如马,猪等有时带有某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偶见接触传染,粪经口传染见于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尘埃传染,器官移植的病例可以通过多次输血,甚至供者的器官引起病毒,血行播散的病毒性肺炎并不伴气管-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