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红斑狼疮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1、低脂饮食:盘状红斑狼疮患者要以清淡饮食为主,油腻的食物不利于盘状红斑狼疮患者病情恢复。
1.2、高蛋白饮食:盘状红斑狼疮患者都会缺少蛋白,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因此必须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可多饮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蛋、瘦肉、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盘状红斑狼疮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1增强光敏感作用的食物少食: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应避免阳光照射,所以,对于无花果、油菜、紫云英、黄泥螺以及芹菜等少吃,磨菇、香菇等蕈类也可能导致盘状红斑狼疮患者病情加重。
1.2、海鲜类:鱼虾螃蟹等海鲜类食物,可能引起部分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引起病情复发,最好避免食用。
1.3、不宜多食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侵害肾脏的患者,大多出现水肿,因此要限制患者的食盐摄入量,从而避免病情加重。
2.1、树立乐观情绪,正确地对待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生活规律化,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预防感染。避免饮酒和过度疲劳。
2.2、去除各种诱因,包括各种可能的内用药物,慢性感染病灶等,避免刺激性的外用药物以及一切外来的刺激因素。
2.3、避免日光曝晒和紫外线等照射,特别在活动期,需要时可加涂防日光药物如3%奎宁软膏、复方二氧化钛软膏、15%对氨安息香酸软膏等,其他如寒冷、X线等过多暴露也能引起本病的加剧,不可忽视。
2.4、对肼酞嗪、普鲁卡因、青霉胺、抗生素和磺胺药要合理作用。
2.5、患者应节育,活动期需避免妊娠,若有肾功能损害或多系统损害者,宜争取早作治疗性流产。
盘状红斑狼疮(DLE)为慢性复发性疾病,主要侵犯皮肤,其特征是有界限清楚的红色斑块(红斑),毛囊栓塞,鳞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萎缩等。病因不清。本病可分两型:
1、局限型皮肤损害仅限于颈部以上的皮肤。
2、播散型皮损累及全身广泛部位的皮肤。
有些作者认为播散型容易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高发人群:女性多见,3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
危害:
1、较典型者可有白色鳞屑,剥去磷片,可见毛囊孔扩大,鳞片内侧为银白色角质刺;患者口腔粘膜可有溃疡、红斑、紫癜,部分病人有脱发。少数患者疾病严重期可因血小板减少而发展为全身型紫癜和粘膜出血、皮肤血状红斑可发展为全身型。部分全身型经治疗后可变成局限型,约15%的患者无皮肤变化。
2、随着疾病的发展,70%患者可出现心脏病变,如心肌炎、心包炎或心内膜炎,严重者可发展为瓣膜病。
3、手指常出现肢端动脉痉挛现象,部分患者有动脉炎、静脉炎及冠状动脉受累,由于肾小球小动脉受损,可出现各型肾炎表现,后期可出现高血压及尿毒症,患者可发生胸膜炎、间质性肺炎和肺水肿。
4、患者常有食欲不振、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泻、便血、腹痛及肝肿大、腹水、脾肿大等症状。
5、神经系统也因血管病变而出现头痛、精神错乱、昏迷、抽搐、偏瘫、截瘫、多发性周围炎等;约有1/2的患者有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25%病人有眼底变化,如出血、视乳头周围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