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养生诗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养生以不伤为本
2014-05-29阅读:10995 学员编辑 收藏

养生导读:现在,养生保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又该如何养生呢?葛洪在养生方面颇有建树,他留下了养生名言:“养生以不伤为本”。人是血肉之躯,容易受伤害,如何做到“养生以不伤为本”呢?

葛洪:养生以不伤为本

葛洪——晋代着名医家,他在防病养生方面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论述。首先,提倡“养生以不伤为本”,重视身体保养。疾病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是由于人们防患意识淡薄,平日不注意护形、养神而致。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愈如抽丝。”一旦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后悔晚矣。

葛洪引述《仙经》之言:“养生以不伤为本”,并认为这是至理名言。那么,何为伤?葛洪指出:“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失其时,伤也;欢笑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

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也就是用脑过度、体力消耗过度、情绪调节不当、起居没有规律、过喜过悲、房事无节制、酗酒呕吐、饮食不当等都会伤及身体。以上这十三伤所列举的,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他也进一步指出,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往往不被人察觉,而一旦时间长久形成规律,就会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健康,甚至“积伤至尽则早亡”。

葛洪:养生以不伤为本

可见,葛洪所言之“伤”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强求,也指人们不按自然运行的规律、人体运作的规律去行走坐卧、去吃睡动停。葛洪认为,“伤”积聚的结果的人的早亡,人要养生则必去其“伤”,其方法是:“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及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不欲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风肩。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

内容主要包括保存津液,不要过分用眼、耳等器官;坐卧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也容易疲劳;在冬天没到的时候先穿上厚衣,而在夏天到来之前先穿薄衣;不要等到饥饿或饥渴难耐的时候才开始饮食,且吃喝都不宜过度,认为吃得过多就会在胃中积聚,而喝得过多就会得痰癖(痰邪癖聚于胸肋之间所引起的病症);既不可过度劳动,也不能过度安逸;流汗不宜过多;睡眠不宜过多;远行不宜过多;不宜多吃生冷,也不宜迎风饮酒;冬天不宜过于温暖,夏天也不宜过于贪凉;不可露天睡觉,更不宜裸露肩膀而眠;凡是不正常的天气,如大寒、大热、大风、大雾都不宜出门等。

这些方法可谓包罗万像,举凡对人的衣食住行、心神情志、季节寒温等等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定,其中心是要求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节制,不要太过。在葛洪看来,酸多会伤脾,苦多必伤肺,辛多定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必伤肾,这是人们养生所要明白的至理。

葛洪总结的长生之理是:“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营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

葛洪:养生以不伤为本

如何做到“养生以不伤为本”?

人为血肉之躯,是很容易受伤的。人体受伤的情况大致有两种,一是长期使用后的劳损,二是使用不当或意外的受伤。两种伤害都会对人的生活质量以至寿命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古代的养生家葛洪说:“养生以不伤为本,此要言也。”

何谓“养生以不伤为本?”就是养生以不伤人体五气为根本,《黄帝内经》表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正气充沛,病邪就无法乘虚而入。病邪从何而来,简言之不出三因:来自外因,如风寒暑湿燥火,或如内环境情感过极,喜怒忧怨悲恐惊之不节,或因如饮食饥饱、劳逸不当,有悖常理者,等等。养生就是要避免这致病三因。

正气是宝。换言之,一是抗病能力强;二是调节能力强;三是适应能力强。一句话:免疫功能健全。正是“一夫当关,万人莫开”。怎样实践养生以不伤为本,卫护正气:其一,生活作息规律化,不熬夜;其二,生命在于运动,劳逸结合;其三,饮食结构科学,合理营养;其四,不吸烟,不饮过量酒;其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稳。这样可以安度人生,尽享天年。

养生以不伤为本,大法以防病为先。养生之道亦是长寿之道,武氏认为养生以不伤为本,并列数种养生伤身之由,告诫世人,要求人们处事要坦然随和、怡淡欢愉、情绪稳定、心境舒畅、生活规律、饮食适宜、劳逸得当、养成良好习惯,不能思虑无穷、患得患失。同时还指出:言伤者,初亦不觉,久则损寿,亦既当防患于未然。总之,意欲养生长寿,必先防病;意欲防病,先防伤身的养生思想,给世人很多有益启示。

人活着,各种器官就要工作,且人要生存,就得劳作,故第一种伤害是很难避免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勿使过劳,让这进程尽可能延缓一点。而第二种伤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人的关节软骨,磨损了以后,是不能再生的,可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每天进行超强度的登山锻炼,结果落得两膝残疾,事与愿违,就十分可惜。暴饮暴食,沉迷酒色,不避风寒,起早落夜……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是对身心的糟蹋,对人的伤害是无孔不入的。

葛洪:养生以不伤为本

所以明代学者胡文焕在他编着的《类修要诀》中告诫世人:“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减少对身心不必要的伤害,确实是养生的第一要务。

“伤”积累的的结果就是人的早亡,人要养生必须去“伤”。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节度,不能太过,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