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哲理,而将这些哲理表现出来最好的载体就是诗歌了,有些诗歌并不能一眼看出里面蕴藏的意思,需要我们慢慢品味。以下有七首富含哲理的诗,一起来品读吧!
哲理诗一:
有人说,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做铁砧而要做铁锤,那是因为,铁砧会挨打,铁锤好逞威。
谁料想,挨打的铁砧满头金星满面泪,逞威的铁锤也断筋折骨皮肉碎。
“哎哟哟,疼死我了!”
一声凄厉两张苦嘴,不知是锤在打砧还是砧在打锤。
原来,自然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不管谁打谁。
打别人就是打自己,徒增伤悲。
哲理诗二:
向阳春笋人人爱,宠为筵中一碟菜;落泊羞竹无人睬,迎霜斗雪自成材。
哲理诗三:
不要说,你得到的太少太少,不要说,你失去的太多太多,多的还会化成少,少的还会化成多。
不要说,你今天有的明天还会有,不要说,你今天没有的明天还会没有,星星升起来了还会落下去,月亮落下去了明天又会爬上山坡。
挖出石头凿成磨,削开竹篾织成箩。
种瓜的得瓜,种豆的得豆,只要你付出了,该有什么,还会有什么。
哲理诗四:
你见过春风扫落叶吗?
被春风扫下的落叶,正向着大地,倾诉着心中的委屈和惆怅:人们只听说秋风扫落叶,那是为了让秋叶躲避冬天的寒霜。
为什么春风也扫落叶?
春叶我心中好凄凉。
我们四季常青,从来不惧困苦,从来不畏艰难;不论严寒酷暑,我们都衷心耿耿依偎在大树身上。
我们千辛万苦战胜了严冬的冰刀雪剑,我们欢欣鼓舞迎来了明媚的温暖阳光。
我们多想——
多想在这盼望已久的时刻,再闻那春天里醉人的芬芳。
可是——
一阵春风把我们吹落,与那毫无功劳的秋叶一齐埋葬。
为什么不论贡献大小?
为什么不论资历短长?
把春叶和秋叶一样对待这是不公平,这样的待遇让我们感觉实在太冤枉。
大地回答说:不要愤怒,不要沮丧。
秋叶也曾想在冬天里依偎着大树,秋叶也曾想在来年里再闻花香。
但是,为了给大树节省养料,它牺牲了自己,默默地飘落,无怨无悔无悲伤。
你今天走了,也是为了大树的生长,你叶落归根,也是一切树叶的纲常。
论功劳,你和秋叶一样,论收获,早落的哪比迟落的强。
哲理诗五:
城里的人要冲出去,城外的人要冲进来,城门口的人不知如何是好,便挖个土坑将自己埋起来。
红、橙、黄、绿、蓝、靛、紫,色色都有人爱,工、农、兵、学、商、政、知,行行都有人干。
如果有谁无价值,几千年的文明史早己将其淘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低处不伸腰,高处不胜寒。
莫要为追寻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枉费了心机,莫要为躲避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坏事冤屈了性命。
城门口的人儿哟——
你想进去就进去,你想出来就出来。
哲理诗六:
总说你周围的环境不好,世界这么大谁拦着你了?
为什么不往你认为好的环境中去?
原来是你自己的顾忌太多了。
总说依你的脾气一定要如何如何,世界这么大谁拦着你了?
干嘛不去如何如何?
还是自己把自己禁锢了。
禁锢自己是因为有所失时还有所得,顾忌太多是因为有所得时还有所失。
埋怨是一种推卸的心态,均等是一种确切的事实。
思想的牢笼只有自己才能打破,命运的主宰不是上帝不是神仙。
要么你就承认:处境与别人均等;要么你就奋斗,为实现理想加鞭。
哲理诗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行;人人都爱富,个个都怕穷。
可是,什么是富?什么是穷?
谁能说得清。
地球的表面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七比三要富,三比七要穷,为什么人类偏要居住在贫瘠狭窄的陆地上?
为什么人类不在辽阔富饶的海洋里陪伴他的老祖宗?
为什么总鳍鱼要从水里爬到岸上?
为什么海豚、海狮又从陆地回到了水中?
为什么鸟儿不要陆地,也不要海洋,却选择了一无所有的茫茫天空?
原来是,穷有穷的富,富有富的穷。
竹蓠茅舍总是自己的家院,朱门豪宅常作他人的园庭。
铜钱是缩小的镣铐,枷锁是放大的钱孔。
是钻进去?还是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