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养生诗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汤泡饭,嚼不烂
2014-06-17阅读:11149 学员编辑 收藏

养生导读:天热没胃口,又不得不吃,怎么办呢?不少人用菜汤泡饭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汤泡饭”。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汤泡饭,嚼不烂”这个谚语?汤泡饭,易伤胃,不提倡食用!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汤泡饭,嚼不烂

天气太热了,有不少人吃饭时怕热、图省事,喜欢用菜汤泡饭吃,俗称吃“汤泡饭”。看上去是方便快捷了,可一个夏天过来胃部的疾病就会产生或加重。老南京有这样一句俗语:“汤泡饭,嚼不烂”。这句话是告诉大家,汤泡饭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消化,相反,长期吃还会导致消化机能减退,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汤泡饭是汤和饭混在一起的,由于包含水分较多,饭会比较松软,很容易吞咽,人们因此咀嚼时间减少,食物还没嚼烂就连同汤一起快速吞咽下去,这不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会对肠胃造成影响。

汤泡饭看上去跟粥很像,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粥经过熬制,米粒完全崩解,和水充分亲和并融为一体,所以不需要多咀嚼就很好消化。而泡饭中的米粒没有完全崩解,泡进汤中也不会达到粥的状态,需要嚼烂后,才能在胃中变成食糜。但很多人吃泡饭时基本上没怎么咀嚼就咽了下去。所以吃“汤泡饭”时,感觉“嚼不烂”。

汤泡饭,嚼不烂

胃功能强的人还好,对于胃本来就比较弱的人,汤泡饭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唾液分泌得少,与食物混合搅拌不均匀,淀粉酶也会被汤水稀释。再加上味觉神经没有受到应有的刺激,胃肠道反射性的消化液分泌也有所减少。因此,食物的消化将受到影响,营养素也吸收不完全。

对老人而言,身体的各项机能远远不如年轻人好,消化吸收功能也同样会随年龄增加而减弱,长期吃汤泡饭会比年轻人更容易得胃肠道疾病。老人吃饭如果咀嚼或吞咽困难,可以将米饭适当煮的松软一点或吃粥类主食,粥类主食中,淀粉已分解成容易被胃肠所吸收的糊精,不会影响消化功能。

有些家长觉得菜汤里有营养、米饭泡软点儿容易咽,就在饭中加一些汤,免得孩子因为太干吃不下,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汤泡饭对于孩子来说,有以下4大坏处:

1、易有饱胀感。用汤泡过的饭,其容量会增加,这样孩子吃了以后就很容易感到胀饱,每餐相应的摄入量就会减少。常此下去,孩子一直处在半饥饿状态,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汤泡饭,嚼不烂

2、咀嚼不充分。吃泡饭虽然便于吞咽,但同时会因食物粉碎不充分而减少唾液的分泌。唾液分泌过程可清除和冲洗附着于牙齿及口腔的食物残渣,唾液中还有些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这些对于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有重要作用。另外,咀嚼运动可以促进牙、颔、面的正常发育,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增强代谢。若咀嚼不充分,则这些功能也就减弱了,严重时会影响面部肌肉的对称和美观。

3、食欲减退。吞食泡饭减少了咀嚼动作,也会相应地减少咀嚼的反射作用,引起胃、胰、肝、胆囊等分泌消化液的量减少。而没有经过细致磨碎的食物大颗粒直接进入消化道,需要消化器官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并获得更多的能量来进行消化。常此下去,食欲就会逐渐减退。

4、影响消化。不经咀嚼的饭会增加胃的负担,而过量的汤水又会将胃液冲淡,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时间长了还容易引发胃病。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吃汤泡饭的习惯,宁愿让孩子细嚼慢咽多花点时间,也不要催促;吃不下时也不要勉强,等饿了再吃也成。

汤泡饭,嚼不烂

相对于南方人爱吃汤泡饭,北方人常在吃饭中“干的湿的一起吃”,或饭后再喝一碗汤,这也不是好的饮食习惯,容易增加肠胃负担,而且吃饱再喝汤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建议养成饭前喝汤的习惯,不但能湿润口腔和食道,并能刺激口腔和胃产生唾液和胃液,有助于消化。有句俗语“饭前喝汤,苗条健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