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养生诗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养生从古至今 诗人重道养生
2015-07-14阅读:1065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古代诗词人历来重视养生,曹操在《步出夏门行》提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

古代诗词人历来重视养生,曹操在《步出夏门行》提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意思是骏马虽老却不甘伏枥在厩棚里,它所向往的是在千里之外的原野上奔驰;胸怀大志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他的雄心壮志也是不会磨灭的。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仅由自然规律决定,积极调理保养,也可长寿。

养生从古至今 诗人重道养生

人的年龄增长毫无疑问,但保持青年的蓬勃朝气和乐观主义精神,则是可能做到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就是描绘这种老而志不衰的精神状态吗?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活动,能增强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抵抗疾病,使衰老推延。“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便是这个道理。《黄帝内经》中说:“精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曹操的诗篇,揭示了《黄帝内经》中老而不衰的秘密所在。

苏轼重视养怡性情,他清心寡欲,安于淡泊,虽然在生活上历尽坎坷磨难,始终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置名利得失于度外。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后被流放到琼州,右吟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快游奇绝冠平生。”又说:“他年谁作地舆志,海南万古是吾乡。”身处逆境,充满自得之乐。他还讲过一段有关养生的话:“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这并不是消极遁世,逃避现实,而是借哲理的参悟,友朋的交游,山水的观感,以陶冶性情保持心身健康。

养生从古至今 诗人重道养生

苏轼还喜欢亲自栽种或采撷蕨菜,芦笋等价廉而富有善养的植物做菜蔬,爱吃容易消化而多含蛋白质的鲈鱼肉。他注意荤、素菜肴的比例配合。相传他有一首打油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必食笋炒肉。”古代文人雅士尚且以诗词来谈养生,给后人以有益启示。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