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是什么?有的人一年四季都感觉睡不醒,总是犯困,真应了那句春困秋乏夏打盹了。那么,这么困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句话有科学依据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吧。
一、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是什么?
春困秋乏夏打盹,这是人体随季节气候变化的一种反应,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春困”不是病,是人体对春季气候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完全属于生理现象,可以用简单的饮食来调节。其实秋乏并不难理解。秋季气候由炎热变得凉爽,机体进入到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的身体大量出汗造成了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中医认为阳气偏胜,很容易脾气暴躁、易“发火”,此时,人体实际上是处于过度消耗阶段。秋乏,其实是对夏季节造成人体超常消耗后,生理功能恢复时的一种“补偿”。
下面分别来看一下“春困”、“秋乏”和“夏打盹”三种现象的原因。
1、春困的原因
进入了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天气变暖,身体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很相对的减少,加上暖气温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
还有一个原因,春天的日照时间长了,冬天养成的生物钟到了春天就无法完全适应,春天比冬天早起大约一小时,睡眠不足,自然也感觉犯困。
2、秋乏的原因
秋季由于炎热变得凉爽机体这个时候就进入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而夏季巨大的消耗造成的隐患也就显现了,因此说道秋乏,通常也是夏季节日对人体的过度消耗以后,生理功能需要进行恢复,而秋乏通常也是一种暂时的现象,通过调整睡眠,饮食以及体育锻炼就可以有效的改善。
3、夏打盹的原因
夏季容易瞌睡的原因是以为白昼时间相对比夜晚时间长,而且夏天的晚上通常比较燥热,而且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而高温通常又让皮肤血管扩张,造成大量血液的流入,都会让机体的消耗增大,因此出现疲乏而产生睡意。此外很多人因为在夏天的夜生活丰富,熬夜等都会让夏天打盹。
二、如何应对秋乏?
现在正是秋天,秋乏困扰不少人,下面介绍几个应对方法,试试吧。
1、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天气闷热,很多人长期睡眠不足。处暑后天气变凉,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并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备战”状态,防止上班犯困。也可以适当午睡,这样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2、饮食尽量清淡
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从中医上讲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和豆制品等。
不吃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应少吃;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利于提神醒脑。这是因为果蔬中的维生素作为辅酶能协助肝脏把人体疲劳时积存的代谢物尽快排除掉,同时蔬菜和水果为碱性食物,其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3、加强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以早晚为好。只有体能充足,才能战胜季节交替时身体的不适。登山、散步、做操等简单的运动有助于情绪平静解除秋乏。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4、室内养植物
“秋乏”状态与人体缺氧有一定关系,因此,室内适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废气的花草。宜选择盆栽柑橘、吊兰、文竹和绿萝等。办公室养芦荟和吊兰,它们能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把被认为能致癌的甲醛转化为像糖或氨基酸那样的天然物质。
三、异常打盹,查查肺: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炎夏时节头晕脑胀、瞌睡沉沉,多数人觉得是正常现象。可“打盹”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
我们都知道,寒冷的冬季、早春是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时节,炎热的夏季则容易放松警惕。殊不知,肺是“娇脏”,极易受到环境影响。夏季昼夜温差较大,人们又喜欢开着门窗睡觉或者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加上空气湿度大,如果忽视防风祛湿,很容易出现“暑湿感冒”。
与一般的感冒不同,这种类型的感冒发热、流鼻涕等症状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身体困重,总是感觉困倦、乏力,腹部觉得饱胀,没有食欲,口中有黏腻的感觉等,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的“夏打盹”、没胃口。
此外,对肺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和“老慢支”患者来说,他们的肺并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感,感冒或原有肺病加重后症状并不典型,很可能仅有乏力、困倦、不愿说话、食欲变差等表现。肺功能的下降进一步影响大脑供血,加重困倦、乏力,形成恶性循环。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异乎寻常地爱打盹,经过休息、补充水分或睡午觉等仍不能改善,一定要重视起来,注意调整作息、补充营养和水分、适当服用缓解症状的药物等。平时还要注意适当锻炼,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定时开窗通风,保持个人卫生等。
老慢支、慢阻肺等肺病患者还要注意让肺功能尽量保持“稳态”。相比寒冷的冬天,夏季患者感觉最舒服,是稳定期康复治疗的“黄金季节”。此时,要抓住时机进行巩固性治疗,比如支气管舒张治疗,服用一些抗炎类药物提升免疫功能,或者适当进行氧疗和营养治疗等。夏天打好基础,冬季就不容易发作,气道阻塞也会有所改善,有助恢复心肺功能,防止或减缓心肺功能继续减退。平常做点散步、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保证家中小环境的空气质量,对肺部保养也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