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状的,通常叫节育环。宫内节育器的种类很多,国内常用的有金属单环、麻花环、混合环、节育环、T形环等,但以金属单环为最多。在形形色色的避孕措施中,避孕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工具。刚放避孕环时,有些人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感,经过一段时间或治疗后都会正常。但是,确有少数人虽经过治疗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首先需要认识安环后较常见的5种副作用。
1、出血
在安环后的3—4天,大多数妇女会有少量出血,这是由于避孕环作为一种异物,刺激子宫引起收缩,使避孕环与子宫内膜摩擦而引起出血;也有的戴环时,擦破了子宫颈管内膜或子宫内膜而引起出血;大多数妇女出血量很少,不需要治疗,于安环后一星期内不治而愈。
2、月经量增多
在安环初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有些妇女的月经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者经期延长,或者出现不规则点滴出血。这主要是在子宫内膜脱落时,避孕环和子宫内膜之间发生摩擦,造成了子宫内膜损伤所致。一般过了三个月后会自然好转。
3、下腹疼痛或腰酸
安环后,少数妇女会有这样的感觉,主要是有些人的子宫对避孕环比较敏感,视其为“入侵者”,引起子宫收缩,产生轻微的下腹疼痛或腰酸。经过短时期的适应后,症状即可自行消失。
4、白带增多
如果安的是带有尾丝的避孕环,有可能因尾丝对子宫颈膜的长期接触和摩擦刺激,造成子宫颈分泌物明显增多,即白带增多。同样,没有尾丝的避孕环也可以作为异物,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分泌物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子宫内膜组织完全适应后,白带自然就减少了。如果安环后不久,不仅白带明显增多,而且出现黄色脓性白带,还伴有全身发热、下腹痛等不适时,很可能已发生感染,需要及时就医。
5、腹痛
表现为小腹隐痛,呈阵发性,伴腰酸及不规则阴道出血。
此种腹痛多为环下移至宫颈内口,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所致。处理方法是取环,另放适合宫腔大小的环,如疼痛呈持续性则多为炎症引起,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多能奏效。
6、经期延长
正常经期3~7天。这类病人多超过7天,甚至长达10余天。最初几天经血量多,然后点滴不净,有的呈持续淡红白带。放环史多在6~10年,可伴腰酸。妇科检查,子宫可有经度压痛,严重者附件增厚,压痛。
经期延长的原因,多为放环过久、过度疲劳,引起子宫内膜炎及凝血功能障碍所致。此时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取出节育环,进行刮宫、抗炎治疗,痊愈后3个月再次放环。
7、发热
周期性发热,多在经期发生,可高达摄氏39度,伴小腹胀痛、脓带。也有的呈持续性低热。
U型环一般放置时间为4~5年,日久,很容易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症。经期盆腔充血,子宫内膜剥落,留下创面,诱发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因而出现高热。
1、出现赤带或小量出血
放置节育器1周内阴道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或伴有小腹坠胀、隐育及腰酸等,一般不需处理,能自愈。偶尔也可出现赤带或小量出血,可用一般止血。
2、白带增多:
节育器可引起子宫内膜无菌性炎症及异物反应,故可导致分泌物增多,尤其带尾丝的节育器更为明显。必要时可予消炎药物治疗。
3、尾丝过硬或长短不合适:
可造成男方行房疼痛,甚至行房时扎伤。可请医生将尾丝剪短至仅保留在宫颈管之内。
4、小腹胀痛和腰酸:
是由于放置节育器后子宫收缩所引起,有时也可因节育器过大或位置移到子宫下部所致。轻者不需治疗,一般会逐步适应;重者可试用消炎痛或其它消炎药物对症处理;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可更换一个适当型号的节育器;如经B超证实节育器下移,亦可纠正节育器的位置。
5、术时心脑综合反应:
极少数受术者在手术中由于精神紧张或局部刺激过强(如扩张宫颈时),可出现心脑综合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甚至大汗淋漓,血压下 降,伴心动过缓、心率紊乱等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性亢进的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昏厥,甚至抽搐。此综合反应临床上虽甚少发生,但也不可忽视。一般静脉缓注阿托 品0.5毫克,5分钟后即能好转,如观察1小时左右未能好转,宜取出节育器。
1、在一般的情况下,女性上环的最近时期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此时子宫内膜较薄,正处于增殖期,上环造成的轻微损伤可很快修复。另外,此时宫口较紧,放后不易脱落。为避免感染,上环前一星期内不宜同房。
2、如果发生意外怀孕需做人流时,可在人流后立即上环。此时,人流、上环一次进行,既方便了妇女,又可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
3、若在分娩时,可以在产后42天做产后检查时放置。因为此时,子宫已基本恢复到怀孕前的正常大小,子宫颈口松,容易上环。同时,产后尚未恢复性生活,可以排除“暗孕”。
4、如果分娩方式采用剖宫产的话,那么,可以在剖宫产时放入。此时上环,可将环放入子宫的最佳位置,而且不增加病人痛苦和思想负担,还能避免产后发生“暗孕”。加上剖宫产时上环操作不经过阴道,剖宫产手术的本身无菌操作严格,所以不会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