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糖尿病。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糖尿病。根据空腹血糖的测定结果来选择药物。根据空腹血糖的测定结果来选择降糖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若空腹血糖小7.8mmol/L,首先选用不致低血糖的药物,二甲双胍(格华止)、阿卡波糖(拜唐苹)。如果您以餐后高血糖为主,更适合服用阿卡波糖(拜唐苹)。若您的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选择药物同上面一样,但剂量需要加大。
2、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糖尿病饮食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很重要,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控制和治疗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做到合理用餐,可以给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
3、糖尿病的治疗目标
使病人的糖、脂肪、蛋白质、水、盐及酸碱代谢保持平衡,避免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的说,就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蛋白质、血脂值、以及血液中的水、盐分和酸碱度都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不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使病人不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或者是避免慢性并发症的进展,尽量减轻这些并发症所造成的失明、尿毒症、肢体残废和过早死亡。
1、糖尿病患者可以有白内障可以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白内障的病情一般进展较快,有时患者还会引起急性视网膜病变导致急性视力下降。总的来说,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的各种并发症中,专家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病变早于微血管病变,使得糖尿病患者早期就出现神经细胞凋亡现象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异常,这些发现提示糖尿病患者应在早期就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内。
2、当然,糖尿病患者不可能只有视力下降这一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若是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还会并发其他疾病,比如说,胆道疾病、尿路感染、女性肥胖、男性阳痿、大便异常、皮肤病变等,这些都是早期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而在糖尿病的中晚期还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
1、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患者,大多糖尿病的病程短,多数在5年以内,距肾脏病发病的时间短,有的患者与糖尿病同时起病或早于糖尿病发病,两种病变间不具有时间上的关联。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患者的血压患病率及程度均低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时。糖尿病肾病血尿往往不明显,如果糖尿病患者除有蛋白尿外,还有明显肾小球性血尿,要考虑是否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
2、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持续2年以上,而没有肾功能损害者。糖尿病肾病是微血管损伤,与眼底微血管损伤的进展一致,当糖尿病肾病出现大量蛋白尿时,往往也会同时出现眼底视网膜的病变,如果没有视网膜病变,那很有可能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以上几种情况,应当考虑做肾穿,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