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糖尿病 >> 症状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糖尿病,花生
2018-06-21 09:00阅读:933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二、糖尿病人饮食注意
三、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1、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花生不含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富含微量营养素,植物固醇、白藜芦醇、异黄酮、抗氧化剂等物质,是乳、肉食物的优秀替代品,对平衡膳食、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并不是某一种食物引起。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多吃花生并不会引起糖尿病。

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2、糖尿病人吃花生的注意事项

花生是一种对血糖影响很小的食物,因此被很多糖尿病人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食物。

另外,花生由于是一种高纤维食物,同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每天适量摄入对心血管具有很好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便秘等疾病的发生。

虽然糖尿病人吃花生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糖尿病人也要注意花生不能多吃。由于花生属于脂肪类食物,是一种高热量的食物,100g生花生仁含脂肪约25.4g,总热量约300大卡,如果糖尿病病人吃把炒花生,从每日摄入热量来看,就要少吃二两肉类了。否则吃的多了消耗不了,就会转化为血糖造成影响。

3、不适宜吃花生的人群

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花生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

痛风患者: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

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胆囊切除者: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刺激最强,使胆汁大量排放。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属坚果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过高,很难消化吸收,此类患者应禁食。

想减肥的人:花生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吃二两炒花生仁,就吃进了581千卡的能量,相当于吃了五两半的馒头,所以想减肥的人应远离花生。

糖尿病人饮食注意

在糖尿病患者一天的营养摄入中,碳水化合物应占55~60%,脂肪应少于30%,蛋白质则应占15~25%。除了日常吃的米面,可多选粗粮,如荞麦、燕麦、小米,能供给丰富的B族维生素,而且其中的粗纤维对降糖、调脂、通便很有好处。

另外,建议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少量多餐,每日至少进食3餐,最好进食4~6餐。热量及碳水化合物应均匀分配。而对于进行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3次正餐外,应有2~3次加餐:加餐时间可安排为:上午9~10时,下午3~4时、晚上睡前1小时。

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1、糖尿病的发展主要经过3个阶段,高危人群阶段、糖耐量减低阶段、临床糖尿病阶段。糖耐量减低是糖尿病的前期,也就是从正常人发展到糖尿病必然要经过的阶段,此时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比较容易,见效快。适当治疗则可使一部分人预防糖尿病的危害。

2、因为2型糖尿病多在35~30岁之后发病。因此,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定期做糖耐量检查,做好糖尿病的预防。

3、肥胖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痛风等。

4、饮食不均衡,暴饮暴食,小时候过早喂养牛奶、好烟酒的人也都会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

常吃高汤、高脂肪、高淀粉、高蛋白、高盐的食物,也容易患糖尿病。因此,预防糖尿病可以先从改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开始。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