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冬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秋冬季怎么养生合适
2014-05-07阅读:9952 学员编辑 收藏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某某国家百岁老人的报道,其实在他们长寿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养生之道,特别是秋冬季节,做好养生保健更有必要。秋冬季怎么养生合适呢?秋冬季节养生是有讲究的,是有一定的养生原则的。

秋季天高气爽,草木凋零,大地气象明朗;冬季万物闭藏,天气干燥,气温低,西北风肃杀,属凉燥。因此,秋冬季的养生是以适应秋冬季气候变化为主;预防旧病复发,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复发与发生、发展。

按照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重要的是顺时养生。顺时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人体适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秋冬季由于夏、秋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空气又干燥,如果机体不能适应这一变化,抵抗力下降,很易患感冒,一些“老毛病”也特别容易复发,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秋冬季气温变化莫测,温差大或气温过低,空气干燥,是感冒多发季节。秋冬燥易伤肺,如因着凉,导致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口干咽燥、鼻塞、发烧、咳嗽、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症、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尤其是老年人、小儿、体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病史者更易复发。秋天花粉、冬天冷空气过敏则易引起支气管哮喘。

2、胃肠道疾病:入秋后气候转凉,身体疲劳时,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和肠道抗病能力减弱,易发生腹泻,尤其小儿易感染秋季腹泻(病毒所致)。有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者,秋冬季节易复发。

3、风湿、关节病:秋冬季气温低,大风降温天气,骨关节性疾病易复发或发生、发展。

4、心、脑血管疾病:寒冷刺激致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易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在此季节血压升高,症状加剧。

生活起居

1、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不要贪凉,夜温低要盖好被褥,以免受凉,日间衣着不宜过厚,以不着凉为度。适当少穿点,适当冻一下,利于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内温暖,预防寒冷侵袭,尤其注重足的保暖;但忌暴暖、过度烘烤。外出时注意手、足、头面部防寒保温,预防冻疮。

2、环境舒适: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室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60%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室内燃煤取暖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3、睡眠充足:秋季应早睡早起,冬季早睡迟起。一般8-9小时睡眠,老人可以适当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坚持午睡一小时;但睡眠不宜过多。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忌蒙头入睡,应开小气窗通风。

4、皮肤保养:保持皮肤滋润,科学洗浴;秋初湿热并重,注意皮肤清洁防止感染,秋冬季气候干燥气温低,忌洗浴过勤、水过烫、揉搓过重,忌浴液碱性太强,否则皮肤更为干燥,易发痒、皲裂。浴后可涂擦甘油、止痒霜、润肤露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燥、脱屑。

饮食调养

秋冬季节天气特点是干燥、寒冷,饮食宜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

1、多食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蔬菜、水果、豆类等食品,如梨、西红柿、柑桔、葡萄、大枣、萝卜、芝麻、莲子、银耳、蜂蜜、红豆等。少食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2、注意补充水份,每日不少于2000-3000毫升。

3、冬季宜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禽蛋、猪肝、芝麻、黄豆、花生等。

4、冬天为增加御寒能力,其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含糖、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但要注意秋冬时食欲增加,饮食过量,运动减少,热能消耗量少而致肥胖,需要多食低热量减肥食品。同时注意不要过量进补,否则有害无益。

5、适当用保健食品,可选择增健口服液和灵芝皇胶囊,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6、吃饭时不宜进食热汤热菜,已接近体温为宜。中国人常说趁热吃,但温度过高不利身体健康,科学发现,经常吞咽吞咽太热的食物容易引发食道癌,胃肠疾病等。

锻炼身体

秋冬季节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锻炼方式因人而异,选择个人所能承受的运动,其中有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如冷水浴、冷水洗手面加之摩擦按摩。运动时不要穿得太厚,应稍有“冻”感,切勿搞的大汗淋漓,当周身发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尤其老人的锻炼要量力而行。要注意防受凉,运动时不要穿的过少,身体发热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切忌穿汗湿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免着凉。在运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以防运动损伤。运动者在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

精神调养

秋冬季精神调养要做到安然恬静、情绪稳定、胸怀开朗、心情舒畅而达到养精蓄锐。由于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因而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可采取与朋友交流沟通、参加户外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方式,进行调理。

特别提醒

冬季天气变冷,气管、血管不同程度上痉挛,氧供应减少,血流缓慢,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要予以重视。尤其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和呼吸道感染。

更多秋冬季养生精彩内容,请关注小编冬季养生频道,养生知识在于积累,学习多点养生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心。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