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美容美体 >> 祛斑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皮肤瘙痒的中医辨证治疗
2022-03-17 13:30阅读:15246 中医周水金 收藏

皮肤病症状一般分为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两种。其中瘙痒在主观感觉症状里最为多见,既可作为一个症状出现,如湿疹、牛皮癣、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表现的皮肤瘙痒,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出现,如瘙痒症。

正常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分为3种,即游离神经末梢、毛囊周围末梢神经网和特殊形状的囊状感受器。



皮肤瘙痒(痒觉)的最强部位在表皮与真皮连接处,表皮中部的某些痒点亦可发生皮肤瘙痒。

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胰蛋白酶、血管舒缓素等都是引起剧烈瘙痒的主要介质,存在于角质形成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皮肤细胞中。不同的痒觉感受器与来源不同的配体特异结合后,传递冲动导致皮肤瘙痒,但详细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皮肤瘙痒是一种能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也是很多疾病的伴随症状。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无论是皮肤病还是其他系疾病,在治疗皮肤瘙痒时,应根据皮肤瘙痒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伴有的相应临床表现,通过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局部和整体相结合、外感和内伤相结合,仔细辨证,分清虚实,对证用药,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瘙痒。


实证


风痒

辨别特点:发病急,变化快,游走性强,痒无定处,时作时休,多见于荨麻疹、瘙痒症等皮肤病,伴有恶风,微发热,头疼咽痒等症,苔薄白,脉浮缓,乃外感风邪所致。

治疗:治宜疏风解表,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风痒有风寒和风热的区别。风寒证多由外感风寒引起或加重,得暖则减轻,皮疹颜色淡或白,口不渴,舌质稍淡,苔薄白,脉浮缓,乃风寒束表,治宜疏风散寒,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风热证见瘙痒难忍,由外感风热引起或加重,得冷则缓,皮疹色红,微热恶风,心烦口渴,舌质红,脉浮数,证属风热外袭,治宜疏风清热,可用荆防方加减。




湿痒和热痒

两者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瘙痒类型,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多发生于湿疹、银屑病、药疹、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血管炎等皮肤病,以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胆结石等疾病。

湿痒持续时间长,缠绵不愈,浸淫四窜,可伴有水疱、糜烂、渗出,皮疹色淡,头重如裹,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滑。证属湿浊内阻,治宜祛湿止痒,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热痒可见瘙痒难耐、剧烈,伴有皮疹的潮红、灼热,甚至肿痛,大便干,小便黄,口渴喜冷饮,心烦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证属热入营血,治宜清热凉血,方用黄连解毒汤和犀角地黄丸加减。



湿热痒表现为瘙痒时间长,搔抓不止,伴有糜烂焮红,头困重,小便黄,口有异味,舌苔白厚腻,脉滑数。证属湿热壅滞,治宜清热燥湿,方用清热除湿汤加减。在辨治过程中要注意,湿痒和热痒能互相转化,如湿痒日久化为湿热痒或热痒,热痒经过治疗转为湿热痒或湿痒。临证还应结合三焦辨证进行分析,若上焦湿热,可选三仁汤和藿朴夏苓汤加减;中焦湿热,可选连朴饮加减;下焦湿热,可选萆薢渗湿汤加减。另外,根据脏腑辨证,属肝胆湿热证者,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属湿热蕴脾证者,可选甘露消毒丹加减。



虫痒

皮肤瘙痒有匡,痒若虫行,夜间或遇热加重,多见于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蚊叮咬、蜂蜇伤、虱病等。常因动物分泌物的刺激,出现皮肤红肿热痛和瘙痒的症状,辨证要把外感毒邪放在首位,治宜清热解毒,方选五味消毒饮加减。

其次,根据伴随的不同临床表现,灵活治疗。若湿重,宜祛湿止痒,方选除湿胃苓汤加减;若湿热并重,宜清热燥湿,方选清热除湿汤加减;若热重,宜清热凉血,可选犀角地黄丸加减。



虚证

气血两虚

遍身皮肤瘙痒,肌肤甲错,多见于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瘙痒症等疾病,伴有头晕目眩、心悸自汗、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脉细无力。治宜益气补血止痒,方用八珍汤加减。

肝肾阴虚

皮肤瘙痒无尽,搔抓不止,多见于皮肤淀粉样变、肝硬化、干燥综合征等,伴有耳鸣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瘦小,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止痒,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肾阳虚

泛发性皮肤瘙痒,无力搔抓,多见于结缔组织病、尿毒症患者,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冷、五更泄泻、面色?白、双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补益肾阳止痒,方用肾气丸加减。


虚实夹杂

卫气不固

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行于脉外,有护卫肌表、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的功能。卫气虚则肌腠不密,卫外无力,常自汗出,而汗孔开合失常,则易感风邪,出现时作时休的游走性皮肤瘙痒,常见于荨麻疹,伴有恶风自汗,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乃卫气不足,外感风邪,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宜益气祛风止痒,方用玉屏风散加减。

肝郁脾虚

皮肤瘙痒难忍,搔抓不止,限于身体某处,神经性皮炎、瘙痒症(局限性)多见,伴有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急躁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乏力,舌苔白,脉弦缓。乃肝气郁滞,横逆犯脾,属虚实夹杂之证,治宜疏肝健脾止痒,方用疏肝散加参苓白术散加减。


皮肤瘙痒

姓名:吴某 性别:女 年龄:33岁

主诉:全身皮肤瘙痒2天

现病史:患者2021.11.28生产,昨日食鸡肉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抓痒后出现大片风团,手脚水肿,口干,近几日便秘。孕期反酸自服奥美拉唑后症状减轻。

既往史:未见明显异常

望闻诊切:舌红苔黄厚腻,胃区凹陷,边有齿痕;脉浮数

诊断:皮肤瘙痒 辩证:湿郁兼风热

治疗方法:桑杏汤加减

冬桑叶15克,燀杏仁06克,北沙参15克,淡豆豉10克,地肤子15克 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千里光30克,路路通15克,生地黄15克,生黄柏15克,炒苍术10克,浙贝母10克,生栀子10克,丹参30克,白鲜皮10克。

7剂 ,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用

益母草30克,路路通30克,苦参30克,千里光30克,蛇床子30克。

3剂,外用,煮水泡浴。


皮肤瘙痒

姓名:廖某某 性别:男 年龄:43岁

主诉:全身皮肤瘙痒1年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涂抹润肤膏症状稍缓解,大便 1-2天1次,不成型,偶见起夜,寐可。

既往史:脂肪肝史,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结核病接触 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生于本地,否认外地及疫区旅居史,生有1儿,配偶及子女均体健。家族中无急慢性传染病史及遗传病病史。

望闻诊切:脉浮滑;舌尖红苔黄边有齿印,舌底静脉大量淤青

诊断:皮肤瘙痒    辩证:风热兼有血瘀

治疗方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清营汤加减

生地黄30克,丹参15克,黄连片8克,金银花10克,生麻黄06克,青连翘10克,赤小豆15克,水牛角45克,玄参15克,桑白皮10克,生甘草06克,赤芍6克,红花06克,牡丹皮15克,刺蒺藜15克,白鲜皮10克。

7剂,内服,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用。

1.29复诊:手指麻木症状基本消失,效不更方,继续一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