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肠道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结肠损伤,治疗结肠损伤
2017-02-17阅读:1024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结肠损伤怎么办
二、结肠损伤的术中注意点
三、结肠损伤的保健

结肠损伤怎么办

1、结肠损伤怎么办

1.1、结肠壁挫伤的处理:患者因腹部损伤行剖腹探查时,发现结肠局部的浆肌层损伤,可横行缝合修补;对肠壁血肿及肠系膜血肿,可切开清除血肿、止血,无肠壁血运障碍,再行修补术。

1.2、结肠破裂及结肠横断性损伤:一期缝合修补术 对污染轻,或污染虽较重,但冲洗彻底的12h以内的结肠破裂,加以强有力的抗生素和手术技巧不断提高,我们主张尽力行一期缝合修补手术或肠切除吻合手术,在手术中应彻底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及必要的腹腔引流术。

结肠损伤怎么办

2、结肠损伤是什么

结肠损伤是腹部钝性损伤及穿透性损伤所致的较常见的空腔脏器损伤,也可因医源性损伤如钡剂灌肠、结肠镜检查灼切除肠息肉所引起的结肠穿孔等。因结肠内细菌较多,所以腹膜炎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危及生命,结肠有一部分居腹膜外,损伤时,腹膜炎不明显易漏诊。

3、结肠损伤的诊断

有典型的腹部损伤史。对任何腹部损伤的病人均应考虑到结肠损伤的可能性。如病情允许,应详细了解损伤当时的情况、暴力性质、武器种类以及病人当时所处的位置等。大肠损伤有合并伤时可表现为内出血体征及血、粪刺激所引起的腹膜炎。如腹内粪便污染严重,伤后数小时即可出现侵袭性感染的症状与体征,如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及腹膜刺激征。故手术必须及早施行,应赶在感染出现以前控制粪便污染。如粪便污染轻微,早期可能缺乏结肠穿孔的一些体征,诊断时可能已有腹内广泛感染。开放性腹伤应采用迅速剖腹的治疗方案,以便早期发现结肠损伤,防止漏诊。闭合性结肠损伤时有时诊断常有困难与延误,如出现明显的腹膜炎征象则应立即探查,术前应积极检查。

无论开放性或闭合性结肠损伤,都禁忌作钡灌肠检查。高度怀疑结肠损伤时,剖腹探查本身也是一项诊断措施。

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或腹膜后有气肿。

腹腔穿刺:可抽出粪臭味混浊渗液。

结肠损伤的术中注意点

结肠损伤怎么办

1、切开腹膜后,用吸引器吸净腹腔内液体;可根据腹腔内容物初步判断损伤的性质和大致部位。

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系统检查:先寻找破裂的血管及探查易出血的器官和组织,如肝、脾、肠系膜等,如发现出血灶,予以止血,再检查胃肠系统、盆腔、最后检查腹膜后间隙。探查必须系统、全面,以免遗漏损伤部位。

2、若诊断尚未确定,可作正中切口。

如已确诊,则切口应接近伤处,如为开放伤,一般不经原创口进入腹腔。

3、内脏脱出的处理

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脱出的内脏,在腹中线切开腹壁,然后扩大原创口,将脱出的内脏送回腹腔。如脱出物为大网膜,可适当切除。

4、腹腔内脏器伤处理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然后吸尽腹腔内液体。

5、腹腔引流:下列情况应放置腹腔引流管:空腔脏器伤;创面有渗血;受伤时间长,修补或缝合处有感染或愈合不良可能时;严重肝、脾、胰腺损伤,腹膜后大血肿等。引流物可视情况选用烟卷引流或双套管引流,并须妥善固定。

结肠损伤的保健

结肠损伤怎么办

结肠肿瘤患者,不要吃过多的脂肪,每天脂肪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30%以下。此外,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在一天的膳食中,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调中用油量,每日应控制在50克以下。

合理的脂肪摄入实践证明,高脂肪膳食(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

虽然胆固醇本身并不致癌,但与胆石酸反应后便可产生促癌作用。所以,结肠肿瘤患者,不要吃过多的脂肪,每天脂肪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30%以下。此外,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在一天的膳食中,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调中用油量,每日应控制在50克以下。有的人对于动物脂肪的控制很严格,经常以植物油为主,甚至不吃动物油。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