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食积什么不能吃
小儿食积应避免吃米饭肉类等硬质食物,并且苹果、桃子等水果也应避免吃。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喂给,不宜过饥过饱。随年龄增长,根据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渐添加辅食,使乳婴儿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节戒饮食,暂时控制饮食的种类和数量,使脾胃得到缓解和休息,对已经形成的积食进行消化。可以给患儿喂些萝卜水,加快食积的消化。禁止乱投滋补之品,以防进一步加重积滞的程度。
2、小儿食积的偏方
将鸡内金30克烤黄,研细末。每次1克,每天2~3次,开水冲服。
或者用小青藤香6g,煎水服,1日2次。此方用于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也可用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次服。对于食肉过多而致食积则很有效。
酒糟100克,入锅内炒热,分2次装袋,交替置于腹部热熨,每天1次,每次2~3小时。用于虚中夹实证。一定要注意坚持服用,效果才会明显,断断续续的服用不能发挥药材本身的作用。
3、缓解小儿食积的食物有哪些
冰糖葫芦熬水,孩子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食积了,没必要买什么药,可以到街上买一串冰糖葫芦,放到锅里文火慢炖,再放两颗大枣,把枣和山楂肉炖烂,把山楂核、枣核分离出来,让孩子喝这个汤就可以:酸酸的,甜甜的,口感好,而且不刺激胃,效果也好。
醪糟,醪糟,也叫江米甜酒,是南方的风味小吃,家家会做,北方人对它不熟悉,但它的做法不难,可以很快学会。为了孩子,我建议女儿要养成做醪糟的习惯,这种食物里有很多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助消化,可以帮助孩子代谢,它可以帮助人体代谢掉碳水化合物,也有助于能量代谢。
酸奶,酸奶里有益生菌(叫做双歧杆菌),它是肠道里的正常菌群之一,是人的“健康卫士”,是肠道的“清道夫”,能够维持良好的肠道功能。
食积内热的孩子通常表现是舌苔厚、大便干、肚子胀、食欲不好、经常嗓子红肿发炎,或感冒发烧,家长可在家中备三样消积导滞中成药丸———保和丸、山楂丸、肥儿丸进行调理。
保和丸消食积:对于食积有内热,大便偏干,容易嗓子发炎的孩子,主张吃保和丸调理。
保和丸中除山楂、神曲、麦芽,还有清热的连翘,通便治腹胀的莱菔子。中医认为,“胃以通为和”,大便通畅了,消化道疏通了,人就太平了。3岁以上的孩子都可服用,两岁以内的孩子可用鸡内金。方法是,焙干研面后,用水或奶冲服,也有消积食健脾胃的作用。
山楂丸治肚痛:山楂丸消食理气止痛,味道酸甜。对于经常腹部隐痛、腹胀、消化功能不好的孩子有效,也可与保和丸搭配在一起吃。
给孩子清内热通便,日常要注意饮食调理,冬天用白萝卜三片,梨两片,一块儿煮水吃;夏天用芦根煎水当茶饮。
孩子吃了过量油腻、生冷、过甜的食物,胃胀得鼓鼓的,小肚子溜溜圆,从而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中医称“积食”。
小儿食积后,腹胀、不思饮食、恶心,有时吐不出来,精神不振、睡眠不安。婴幼儿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较少,且消化酶的活性低,很难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加之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较差,免疫功能欠佳,极易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胃肠道疾病。
小儿食积的治疗,要从调节饮食着手,适当控制进餐量,饮食先吃米汤、面汤之类,经6~12小时,再进食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中药小儿化食丸对乳食内积所致肚子疼、食欲不好、烦躁多啼、大便干臭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但不能久服,病除即止;鸡内金也是一种良药。同时还要让孩子户外多活动,有助于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