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是连接胃和小肠的一段肠管,解剖位置十分关键。其不仅是食物的通道,而且是胆汁和胰液汇聚的地方。虽然十二指肠只有短短的15-20cm,但是十二指肠癌的发生率却比整个小肠发生癌症的机会还高。十二指肠癌可以引起病人出现很多症状,包括腹痛、消化道出血、胆道梗阻引起黄疸、胰管梗阻引起胰腺炎、十二指肠梗阻引起呕吐等。
由于十二指肠紧邻胰腺、胆道和大血管,因此手术难度极大,风险较高。手术往往需要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包括十二指肠在内的部分胃、胆囊和胆总管、胰头以及部分小肠。手术同时还需要清除周围的淋巴结。根治性切除十二指肠癌后,病人需要长期随访,必要时需要进行化疗等治疗,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2.1、疼痛
多类似溃疡病表现为上腹不适或钝痛,进食后疼痛并不缓解有时疼痛可向背部放射。
2.2、厌食恶心呕吐
此类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在十二指肠腺癌的发生率为30%~40%如呕吐频繁呕吐内容物多大多是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堵塞肠腔引起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所致。呕吐内容物是否含有胆汁可判别梗阻部位。
2.3、贫血出血
患上十二指肠癌的患者则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并且主要表现为慢性失血,如大便隐血、黑便。如果患者大量失血的时候则会出现呕血症状。
2.4、黄疸
系肿瘤阻塞壶腹所致,此种肿瘤引起黄疸常因肿瘤的坏死脱落而使黄疸波动,常见于大便隐血阳性后黄疸也随之减轻;另外黄疸常伴有腹痛。
2.5、体重减轻
此种症状亦较常见但进行性体重下降常预示治疗效果不佳。
进行性体重下降常预示治疗效果不佳
2.6、腹部包块
肿瘤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时,部分病例可扪及右上腹包块。
阑尾类癌应与阑尾炎或克隆病作鉴别,消化道钡餐造影和5-HT、5-HIAA测定有助鉴别。
小肠类癌应与小肠其他肿瘤作鉴别,小肠钡餐造影、小肠镜检查和5-HT、5-HIAA测定等,可作出鉴别。
直肠类癌应与直肠腺瘤或腺癌作鉴别,依靠直肠镜检查并取活检,有确诊价值。
类癌综合征应与系统性组织嗜碱细胞增多症作鉴别,后者皮肤潮红历时20~30分钟或更长,常伴有瘙痒和色素荨麻疹,骨髓涂片检查可查到组织嗜碱细胞异常增生。
对于早期十二指肠癌存活几率是非常高的,只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合理治疗方案即可。中晚期的生存期的长短要看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饮食,心理因素,病情的程度和后期的治疗情况来综合考虑。
十二指肠肿瘤比较少见,尤其是癌,最多见的就是间质瘤(目前没有间质肉瘤这个说法),但间质瘤也有良恶性之分,这个需要病理分型,不知道做十二指肠镜并且取活检了吗? 如果没远处转移,可以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者保留胰腺的十二指肠切除术。如果转移了,手术是没必要了,因为十二指肠手术的创伤很大,得不偿失,除非发生内科治疗无法控制的出血或者无法解决的梗阻。
十二指肠癌发病率非常低,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治疗,全身化疗也仅仅是采用和晚期大肠癌相同的方案,但化疗使身体更虚,后果更不好。可以吃些中药,但不能吃汤药,吃汤药身体更虚。吃能消除化疗毒副作用的中药,恢复体质的中药,使化疗不体虚。才有希望。
1、注意食物多样化
每天吃五种或五种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科学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新鲜的蔬菜、水果、豆类 和粗粮等),应占每餐的2/3以上,多吃奶制品、鱼等。 减少盐、脂肪摄入量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甜食、肥 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不吃烧焦的食物,限制腌制食 品、熏肉的食用。最好煮、蒸、炒食物。不食用在常温下保存过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戒烟限酒。
2、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肠道疾病。
3、参加适量体育锻炼
控制体重,养成健康生活规律。 每天应坚持锻炼40-60分钟,快走或类似强度锻炼为宜。
4、保持心情舒畅
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融入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