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指肠名称的由来:人们吃下去的食物,首先由食道进入胃里,然后便来到小肠最粗壮的一段——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大约有多长?大约30厘米。过去人们以为,这长度相当于12个手指头并列起来那么宽,其名称便由此而来。
可是,如果我们计算一下,将30厘米除以12,一个手指的宽度应是2.5厘米,这是相当粗大的。也许有人认为,这大概是以外国人的大拇指为标准算出来的。
其实,英文dozen的原意是一打,12个,也指“十二英寸长”,一英寸约为2.5厘米,这样算就对了。也就是说,十二指肠原来是指“十二英寸的肠”。当初翻译时为了便于人们理解,用“指”代替了“英寸”,后来也就将错就错了。
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十二指肠成人长度为20~25cm,管径 4~5cm,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胰管与胆总管均开口于十二指肠。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
3.1、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及影响因素:胃酸一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尤其是胃酸的作用,在溃疡形成中占主要地位。
3.2、削弱粘膜的保护因素:粘液一粘膜屏障的破坏正常情况下,胃粘膜由其上皮分泌的粘液所覆盖,粘液与完整的上皮细胞膜的脂蛋白层及细胞间连接形成一道防线,称为粘液一粘膜屏障。
3.3、中医角度:认为由于饮食方面,导致肝部气滞化热,中焦虚寒等原因,就是可以理解为经常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长期饮酒等,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或者由于精神不佳,喜怒无常,导致肝气郁结等。
1、疼痛:疼痛是十二指肠炎的突出症状。一般表现为上腹部轻度压痛,多为饥饿痛、夜间痛,进食后缓解。并且疼痛的范围往往非常局限,患者常可用一、二个手指明确指出疼痛区域,直径约在2~10cm之间。
2、反酸和泛口水:十二指肠炎的患者早期还可能出现反酸、泛口水等症状。
3、消化不良的症状:可有上腹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及体征。
4、上消化道出血是糜烂性十二指肠炎的一种并发症,可有黑便或呕血等症状。
5、食欲和体重方面:患有十二指肠炎的人,早期通常食欲不好,体重会随着减轻,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舌炎、贫血等症状。
十二指肠炎提示胃酸分泌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细胞凋亡、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饮酒、阿司匹林等因素引起,预防十二指肠炎应注意忌烟酒,忌辛辣刺激的食物,规律饮食。
十二指肠炎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的炎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胃酸分泌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细胞凋亡、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饮酒、阿司匹林等,以及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十二指肠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多合并有十二指肠炎,提示十二指肠炎可能与某些慢性胃炎病因相同。
虽然十二指肠炎病因不明,但是从饮食上预防十二指肠炎是有一定效果的。第一,大家要注意一下饮食方面,忌烟酒,忌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也规律一些。第二,吃饭除了注意细嚼慢咽,多食易消化食物外,注意胃部保暖,注意生活起居有规律。第三,发现疑似十二指肠炎最好到医院进行胃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