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穿孔是很严重的,需要及时入院治疗。穿孔10-12小时后,如症状继续加重,可进入腹膜炎晚期,出现寒战、高热及中毒性肠麻痹(如剧烈呕吐粪样物)等症状,最终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老年患者对穿孔的反应及耐受性与青壮年患者显着不同。其腹痛很轻,可无腹肌紧张,但呕吐、腹胀较重,容易休克,病情发展快,预后较差,应予高度警惕。
精神状态过分精神紧张,可使溃疡恶化而发生穿孔。
胃内压力增加如饮食过饱或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可因胃内压力突然增加,引起胃壁薄弱处穿破。
药物作用长期服阿司匹林、水杨酸制剂或激素者,往往引起溃疡急性发作,并发展至穿孔。
失眠、劳累可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从而使溃疡恶化。
吸烟与饮酒烟草可直接刺激胃黏膜,酒精可降低黏膜受胃酸侵袭的抵抗力,促进穿孔的发生。
胃、十二指肠溃疡向深部发展,可穿通胃或十二指肠壁,引起穿孔。为常见并发症,占位胃、十二指肠溃疡住院病人的20%~30%。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穿孔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溃疡的部位,其次决定于溃疡发展的进程与周围组织器官。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人,而胃溃疡穿孔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
典型的溃疡疼痛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其中,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95%),最常见在距幽门3cm以内(90%),以前壁居多,其次为后壁、下壁、上壁。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前常有溃疡症状加重及复发表现。穿孔时,患者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痛,可阵发性加剧。穿孔后疼痛迅速蔓延至右下腹及全腹,约有1/3患者疼痛放射至右肩部。
腹痛为溃疡病穿孔最突出的症状,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及胃液。常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悸、出汗、脉速弱、血压下降等,此为原发性休克表现,其严重程度与患者神经系统反应性、穿孔大小、腹腔污染程度有关。
穿孔1-5小时后,以上各种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腹痛及腹肌紧张有所减轻,但压痛仍很明显。随着腹腔渗出液的吸收以及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很快出现发热、呼吸浅促、脉搏快弱、血压再次下降等症状,腹痛再度加重,呈弥漫性全腹痛,也可集中于上腹或右下腹部,腹胀明显,此时已继发腹膜炎。
1、禁食
禁止吃任何饮食,包括各种药品,尽量减少胃内容物及胃内分泌。
2、止痛
由于溃疡穿孔的疼痛剧烈难忍,有些患者可因疼痛而休克,可肌注杜冷丁等止痛针剂,解除患者痛苦。
3、胃肠减压
及早放置胃管,抽吸胃内容物,减轻胃肠压力,防止外溢腹腔继续污染。
4、静脉输液
可根据患者呕吐轻重、尿量多少、体温变化、胃肠减压量及血压改变情况等,及时补充调整输液量和电解质,并加强营养等支持治疗。
5、抗感染
多采用抗菌能力强且抗菌谱广的抗生素,如先锋霉素类、氨苄青霉素等,并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或奥硝唑等。
6、手术治疗
分为穿孔单纯缝合术或胃大部切除术。穿孔单纯缝合术应用于腹腔渗出较多、污染严重、体质较弱、一般情况差的病人。在胃溃疡穿孔行穿孔缝合时,可同时作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形术,这样既解决穿孔问题,也对溃疡进行根本性治疗,效果较好。对胃溃疡穿孔疑有癌变者,应尽可能行胃大部切除术,并取材做病理检查,以免误诊。
1、严格控制或禁忌烟酒、辛辣、冷硬等食物的刺激。尽量避免浓茶、肉汤、咖啡和韭菜、芹菜、豆芽、竹笋等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不可过饥过饱、连续熬夜、睡前三小时内不宜吃东西,尤其是肉类宵夜。
2、尽量在溃疡恢复期内吃软食,不吃煎炸、烧烤、过甜、油腻的食物,如烤羊腿、肉串、煎牛排、甜蛋糕等等。禁止过咸、过酸的饮食,这种膳食习惯不利于粘膜上皮细胞愈合,而且会加重病情。
3、溃疡面疼痛期内不宜吃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粗糙过硬的杂粮、比较硬的蔬菜和水果等等,以免促使胃酸分泌过多诱发疼痛。
4、可以经常适量食用牛奶、豆浆、发酵面食,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溃疡康复愈合。
5、对于因溃疡病导致营养不良、过度消瘦的朋友,每天的膳食中必须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